华北二点委夜蛾种群动态监测及北京北部地区虫源性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智

作者: 张云慧;姜玉英;谢爱婷;魏书军;程登发;蒋金炜;张方梅;彭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高空探照灯诱虫器;迁飞;监测预警;轨迹分析;虫源;华北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3 年 56 卷 10 期

页码: 1189-120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新发害虫,2011年曾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全面暴发,对夏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明确二点委夜蛾的种群动态,探讨北京北部二点委夜蛾种群是否为迁入虫源,2012年,在华北地区的河北省栾城县、北京市区和北京延庆县等地,利用高空探照灯诱虫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等对二点委夜蛾成虫进行了监测,并结合气象资料,对北京延庆的虫源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老熟幼虫作茧后可在北京延庆越冬。2012年,北京延庆诱集二点委夜蛾累计33 951头,可划分为3个世代。第1代成虫的诱集数量不符合正态分布,且在姊妹灯下的数量差异符合迁飞种类的特点。在当地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北京延庆监测点第1代成虫日均诱虫数量高于条件相对适宜的河北栾城。在北京延庆,第1代成虫的逐日诱集数量与空中风向密切相关。雷达监测还表明二点委夜蛾可能是雷达回波的目标。综合以上证据表明,北京延庆第1代成虫包含从周边迁飞而来的个体,二点委夜蛾可能是一种兼性迁飞昆虫。本研究可为二点委夜蛾成虫能否远距离迁飞提供例证,对今后提高其预测预报和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沈慧梅,孔丽萍,章霜红,张孝羲,翟保平. 2011

[2]东北地区粘虫的季节性迁飞行为(英文). 张智,李超,姜玉英,曾娟,程登发. 2013

[3]草地螟2007年越冬代成虫迁飞行为研究与虫源分析. 陈林,程登发,姜玉英,吕英. 2008

[4]2021年西北地区二代黏虫重发区的虫源分析. 徐晴晴,张智,刘杰,尹祥杰,李世民,宋梁栋,张云慧. 2024

[5]二点委夜蛾主害代为害夏玉米主要虫源及暴发机制分析. 董立,李彦青,马继芳,李立涛,董志平. 2014

[6]2007年广西早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虫源分析. 芦芳,胡高,王凤英,程遐年,沈慧梅,黄所生,张孝羲,翟保平. 2010

[7]广西东北部稻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张云慧,蒋春先,孙明阳,杨秀丽,程登发. 2011

[8]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孙健,齐会会,张云慧,程登发. 2014

[9]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齐国君,芦芳,高燕,梁居林,蓝日青,张孝羲,翟保平,吕利华. 2011

[10]2010年牧区2代草地螟成虫迁飞的虫源分析. 张云慧,曾娟,姜玉英,程登发. 2012

[11]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蒋春先,张云慧,齐会会,李庆,程登发. 2012

[12]2009年我国小菜蛾迁飞路径典型案例分析. 赵飞,彭宇,常向前,马春森. 2016

[13]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 张云慧,蒋春先,武俊杰,孙明阳,杨秀丽,程登发. 2014

[14]褐飞虱2009年秋季回迁的雷达监测及轨迹分析. 张云慧,程登发,韩二宾,孙京瑞. 2010

[15]草地螟的发生为害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陈智勇,张智,张云慧. 2021

[16]2013年北京一代粘虫迁飞峰期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 柳凡,张智,林培炯,李祥瑞,焦热光,胡高,张云慧. 2023

[17]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续). 赖仲廉. 1989

[18]褐稻虱前期虫源监测的母系定居频次调查法. 李宜慰,祝兆麒. 2006

[19]云南思茅和开远稻褐飞虱致害特性比较. 韦素美,黄所生,罗善昱,李青. 2004

[20]河南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及其对发生的影响. 高宗仁,林松,郭小奇,李巧丝.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