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鉴定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莹
作者: 李莹;李原萍;张昕艳;温淇汾;高积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选育;鉴定;评价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4-1113/S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28-3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推广品种杂交,进行轮回选择,培育出晋品1,2 ,3 号青大豆、晋特1号黄大粒等新品系。1994 年以来,在太原市、汾阳市、阳泉市、介休市、长治市以及北京市通州区试种,一般每公顷子粒产量在2 025 ~2 400kg 之间,高者达3 000kg。1996 年在太原北郊试种,每公顷收青毛豆11 910kg。1997 年,将上述品种与引进全国优异菜用大豆六月白、六月枯、黄子豆及日本的绿光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品1 ,2 号及晋特1 号,在产量、蛋白质含量、抗病性及口感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品种。
分类号: S643.703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食味品质及其与内含物关系研究. 王丹英,汪自强,方勇,徐律平. 2002
[2]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2016
[3]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2010
[4]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2019
[5]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林国强,陈志雄,张轼,滕振勇,陆佩兰. 2007
[6]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佰权,朱丹华,傅旭军,朱申龙,袁凤杰,郁晓敏. 2013
[7]菜用大豆新品种宁豆4号的选育. 张红梅,崔晓艳,袁星星,刘晓庆,陈华涛,陈新,顾和平. 2015
[8]菜用大豆新品种桂鲜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建明,陈怀珠,杨守臻,赵艳红,孙祖东,唐军. 2009
[9]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五号'的选育. 杨红娟,顾卫红,宋荣浩,马坤,麻浩. 2011
[10]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5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张玉梅,王志纯,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4
[11]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六号’的选育. 朱丽华,李超汉,杨红娟,宋荣浩,顾卫红,马坤,任永源,沈立. 2015
[12]菜用大豆闽豆6号的选育. 胡润芳,林栩松,王志纯,张玉梅,林国强. 2016
[13]夏播菜用大豆品种苏豆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新,顾和平,袁星星,崔晓艳,陈华涛,张红梅. 2012
[14]江苏省蚕豆种质鉴定和评价利用. 马镜娣,庞邦传,王学军,汪凯华,陈柏森. 2002
[15]优异豌豆品种鉴定和评价. 贺晨邦,冯钦华. 2008
[16]非洲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姚明华,焦春海,王飞,李宁. 2012
[17]国外辣椒种质资源鉴定及应用评价.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郭英,丁自立. 2011
[18]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及评价. 杨芳萍,王生荣. 2006
[19]泰国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王飞,姚明华,焦春海. 2010
[20]国内外高梁种质抗高梁蚜鉴定与评价研究. 何富刚,颜范悦.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参多糖的结构、健康功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新玉;米锐;王馥仪;李海漫;李莹;陈碧漪;赵前程
关键词:海参多糖;分类及结构;健康功效;抗凝血作用;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绿豆皮多酚的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分析
作者:王紫印;许璐靖;马恺扬;陆怡霏;李莹;伏静轩
关键词:绿豆皮;多酚;纯化;组分分析;体外降血糖
-
多黏类芽孢杆菌抗真菌活性及其纳米硒化应用
作者:袁莲莲;刘天波;李晓东;邓征宇;滕凯;申莉莉;焦裕冰;王英文;杨金广;李莹
关键词:多黏类芽孢杆菌;烟草病害;真菌;病害防治;纳米硒;促生
-
药用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陈虞超;施文韬;李莹;郭生虎;袁媛;杨建国
关键词:药用植物;全基因组测序;泛基因组;种质资源鉴定;分子辅助育种
-
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中接合型耐药质粒污染及耐药基因赋存特征
作者:李莹;申磊;高浩泽;郭雅杰;王旭明;赵国柱;仇天雷
关键词:畜禽养殖;接合型质粒;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表型;复制子
-
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牛蒡射频钝酶工艺研究
作者:朱永全;胡昕迪;滕聪;许璐靖;刘金阁;王紫印;张见;李莹
关键词:射频;多酚氧化酶;鲜切牛蒡;酶促褐变
-
基于转录组探究外源水杨酸对条锈菌侵染小麦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齐学礼;李莹;李春盈;韩留鹏;赵明忠;张建周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水杨酸;氨基酸;转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