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鉴定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莹

作者: 李莹;李原萍;张昕艳;温淇汾;高积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选育;鉴定;评价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4-1113/S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28-3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推广品种杂交,进行轮回选择,培育出晋品1,2 ,3 号青大豆、晋特1号黄大粒等新品系。1994 年以来,在太原市、汾阳市、阳泉市、介休市、长治市以及北京市通州区试种,一般每公顷子粒产量在2 025 ~2 400kg 之间,高者达3 000kg。1996 年在太原北郊试种,每公顷收青毛豆11 910kg。1997 年,将上述品种与引进全国优异菜用大豆六月白、六月枯、黄子豆及日本的绿光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品1 ,2 号及晋特1 号,在产量、蛋白质含量、抗病性及口感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品种。

分类号: S643.703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食味品质及其与内含物关系研究. 王丹英,汪自强,方勇,徐律平. 2002

[2]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2016

[3]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2010

[4]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2019

[5]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林国强,陈志雄,张轼,滕振勇,陆佩兰. 2007

[6]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佰权,朱丹华,傅旭军,朱申龙,袁凤杰,郁晓敏. 2013

[7]菜用大豆新品种宁豆4号的选育. 张红梅,崔晓艳,袁星星,刘晓庆,陈华涛,陈新,顾和平. 2015

[8]菜用大豆新品种桂鲜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建明,陈怀珠,杨守臻,赵艳红,孙祖东,唐军. 2009

[9]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五号'的选育. 杨红娟,顾卫红,宋荣浩,马坤,麻浩. 2011

[10]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5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张玉梅,王志纯,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4

[11]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六号’的选育. 朱丽华,李超汉,杨红娟,宋荣浩,顾卫红,马坤,任永源,沈立. 2015

[12]菜用大豆闽豆6号的选育. 胡润芳,林栩松,王志纯,张玉梅,林国强. 2016

[13]夏播菜用大豆品种苏豆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新,顾和平,袁星星,崔晓艳,陈华涛,张红梅. 2012

[14]江苏省蚕豆种质鉴定和评价利用. 马镜娣,庞邦传,王学军,汪凯华,陈柏森. 2002

[15]优异豌豆品种鉴定和评价. 贺晨邦,冯钦华. 2008

[16]非洲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姚明华,焦春海,王飞,李宁. 2012

[17]国外辣椒种质资源鉴定及应用评价.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郭英,丁自立. 2011

[18]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及评价. 杨芳萍,王生荣. 2006

[19]泰国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王飞,姚明华,焦春海. 2010

[20]国内外高梁种质抗高梁蚜鉴定与评价研究. 何富刚,颜范悦.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