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收获对甘蔗宿根发株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荣仲

作者: 梁强;桂意云;周会;陈家慧;王伦旺;贤武;邓宇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机械化收获;碾压;组合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2195-2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机械化收获对甘蔗宿根发株的影响,筛选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甘蔗杂交组合,通过2年5组家系试验发现,在甘蔗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收割机和收集车碾压对宿根蔗发株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不仅宿根蔗发株减少,而且生长势变差,当碾压程度超过4级时,其不良表现尤为突出。通过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组合、时间、碾压是影响机械化收获宿根蔗发株的重要因素,评价机械化收获对宿根蔗发株的影响不仅需要调查宿根蔗发株数,还需要调查新植蔗有效茎数、宿根蔗成活情况、碾压程度和长势等性状,更重要的是选用适宜的数据分析方法才能作出有效的评价。通过计算甘蔗杂交组合耐碾压值,并选取碾压等级、宿根发株和耐碾压值进行聚类分类,从363个试验组合中筛选出11个耐碾压值高、宿根发株多的适应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组合。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不同甘蔗亲本组合开花特性的调查研究. 唐仕云,王伦旺,李翔,谭芳,黄海荣,经艳,黄家雍,黎焕光,方锋学,郑书斌. 2011

[2]甘蔗不同组合叶片光能转换效率的比较. 李杨瑞,杨丽涛,姚瑞亮,叶燕萍. 2004

[3]不同亲本组合甘蔗白条病的调查研究. 经艳,谭芳,王伦旺,周会,唐仕云,贤武,邓宇驰,李鸣,黄海荣,韦金菊. 2022

[4]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田甘蔗实生苗组合的评价. 杨荣仲,王伦旺,张保青,邓宇驰,杨翠芳,周珊,贤武,谭芳. 2016

[5]不同生态环境下甘蔗组合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性. 唐仕云,杨荣仲,杨祖丽,卢文,周会,经艳,王南通,谭宏伟. 2020

[6]甘蔗家系配合力研究与应用. 贤武,杨荣仲,周会,方锋学,桂意云,雷敬超,梁强,黄家雍. 2010

[7]几个含云南野生血缘的亲本组合(云瑞06系列)后代表现及评价. 段惠芬. 2011

[8]不同品种甘蔗脱叶性和机收含杂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 欧克纬,卢业飞,农泽梅,庞新华,周全光,吕平,程琴,朱鹏锦. 2020

[9]不同甘蔗品种的机械化收获损失研究. 张华,林兆里,罗俊,苏俊波. 2012

[10]不同收获方式对蔗田土壤容重及甘蔗宿根出苗的影响. 谢金兰,李毅杰,罗亚伟,李长宁,刘晓燕,朱秋珍,董文斌,周会,王维赞. 2014

[11]不同做形加工方式对烘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赖兆祥,王秋霜,孙世利,李波. 2015

[12]厚皮甜瓜新组合9-8×F-Y综合性状调查. 吕敬刚,段爱民,李秀秀. 2000

[13]贵州省籼型杂稻区试组合在毕节的耐冷性鉴定. 何友勋,张时龙,余本勋,阮仁超. 2011

[14]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筛选及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何惠萍. 1997

[15]1GZM系列联合整地机的研制. 董向辉,张旭. 2009

[16]青海12号蚕豆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刘玉皎,张小田,刘洋,李萍,侯万伟,耿贵工. 2009

[17]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品质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 朱国永,孙明法,何冲霄,王爱民,任仲玲. 2008

[18]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姚立生,顾来顺,何顺椹,高恒广,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商绍朋,陈兆明,陈大勇. 1997

[19]籼型三系不育系29A及其新组合29优559的选育. 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3

[20]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李成荃.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