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粒位间蛋白质及其组分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书强

作者: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粒位;蛋白质;蛋白质组分;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7 期

页码: 1-6+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粒位间籽粒总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选用不同稳型粳稻为材料,按照穗部位置分为27个粒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穗内不同粒位间籽粒的总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淀粉RVA谱特征、外观品质和碾米品质都有显著的关系。总蛋白质、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对食味有显著负面影响,而球蛋白含量对其则有显著正面影响;总蛋白质、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有负相关性,与糊化温度有正相关性。总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透明度和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垩白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球蛋白表现规律则与之相反。粳稻不同粒位间籽粒的总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与RVA谱4个特征值、蒸煮食味品质和垩白性状的关系表现最为密切。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水稻穗不同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4

[2]直立与弯曲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蛋白质组分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3]粳稻不同粒位上垩白及粒形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陈书强. 2014

[4]粳稻粒位间淀粉RVA谱特征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5]粳稻不同粒位上粒重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薛菁芳,陈书强,潘国君,王玉成. 2015

[6]两种穗型品种粒重和结实率在穗上不同粒位的分布差异. 陈书强. 2014

[7]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粒位效应分析. 陈书强. 2014

[8]两种穗型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淀粉黏滞谱特征的比较分析. 陈书强,薛菁芳,杜金岭. 2012

[9]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陈书强. 2017

[10]直立与弯曲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淀粉RVA谱特征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张文忠,马殿荣,徐正进,陈温福. 2011

[11]水稻不同粒位籽粒淀粉与蛋白质累积动态差异. 董明辉,谢裕林,乔中英,刘晓斌,吴翔宙,赵步洪,杨建昌. 2011

[1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中筋冬小麦蛋白质组分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闫翠萍,ZHANG Yong-qing,张定一,DANG Jian-you. 2008

[13]对部分高蛋白高油玉米种质的深入评价. 刘世民,贺微仙,薛淑敏,李燕. 1996

[14]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分的影响——Ⅰ.对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李学渊,刘纪麟. 1993

[15]新疆不同类型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积累分析. 马会杰,栾姗姗,赵亮,贾永红,石书兵. 2012

[16]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晶,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10

[17]小麦籽粒不同部位蛋白质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代美瑶,巩艳菲,李芳,张波. 2019

[18]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地域性表现. 王银银,张保军,强小林,杨文平. 2001

[19]氮素对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变化的影响. 张智猛,戴良香,胡昌浩,董树亭,王空军. 2005

[20]糯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宋旭东,张舒钰,马亮,马璐,章慧敏,张振良,周广飞,冒宇翔,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