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上游三种裂腹鱼类摄食及消化器官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起

作者: 王起;刘明典;朱峰跃;李钊;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杨瑞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裂腹鱼亚科;摄食消化器官;多元分析;食性;怒江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07-2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7年5和6月以及9和10月在怒江西藏段收集了怒江裂腹鱼(Schizothorax nukiangensis)194尾、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152尾,热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thermalis)117尾。综合运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分析3种鱼类摄食及消化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结果显示,主要种间差异部位为头部及肠道;种间形态指标均为显著性差异(P <0.05);3种裂腹鱼的头部形态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鱼类食物组成及食物竞争情况研究表明,怒江裂腹鱼和裸腹叶须鱼属杂食性偏动物食性鱼类,两者食物重叠指数较高(0.91);热裸裂尻鱼属杂食性偏植物食性鱼类。食物多样性指数的种间差异明显。3种裂腹鱼营养及空间生态位均有分化,摄食与水温、流速和海拔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雅砻江中游厚唇裸重唇鱼的繁殖特性与种群增长潜力. 李筱芹,曾如奎,倪达富,哈西,任军全,徐丹,田辉伍,万卓坤,梁嘉峻,付梅,姚维志,吕红健. 2024

[2]分布于雅砻江中游厚唇裸重唇鱼的饵料生物组成与摄食特性. 李筱芹,曾如奎,倪达富,冯钢,万卓坤,王洁,吴彤飞,鲁桃秀,邓华堂,姚维志,付梅,吕红健. 2025

[3]怒江西藏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李斌,徐丹丹,刘绍平,王志坚. 2015

[4]怒江干热河谷区黄秋葵引种试验初报. 吕玉兰,黄健,黄家雄,段春芳. 2008

[5]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咖啡绿蚧周年发生规律研究. 李贵平. 2004

[6]怒江三种裂腹鱼属鱼类种群遗传结构. 岳兴建,汪登强,刘绍平,袁希平,张耀光,段辛斌,陈大庆. 2010

[7]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茶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杨雨蓉,罗晓庆,宋启道. 2023

[8]怒江草果木毒蛾防控技术. 吴莲张,廖方平,黄梅,宋启道,廖良坤,元超. 2024

[9]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农田外来入侵杂草的调查. 胡发广,段春芳,刘光华. 2007

[10]怒江流域多鳞荷马条鳅(Homatula pycnolepis)种群年龄结构与遗传多样性. 岳兴建,刘绍平,刘明典,段辛斌,汪登强,陈大庆. 2013

[11]西藏河流裂腹鱼类分布格局及环境影响因素 -以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为例. 刘明典,马波,张驰,汤婷,刘绍平,段辛斌,李雷,朱峰跃,王念民,陈大庆. 2020

[12]怒江上游热裸裂尻鱼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 陈一竹,朱峰跃,刘明典,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汪登强. 2022

[13]怒江濒危鱼类角鱼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张东亚,陈勇,刘绍平,汪登强,张家波,段辛斌,陈大庆. 2009

[14]怒江干热河谷土壤钾及咖啡植株钾素状况. 吕玉兰,李岫峰,彭忠良,杨世贵. 2000

[15]怒江草果主要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展望. 吴莲张,张映萍,元超,黄梅,廖方平,高鹏慧,谢金杨,杨毅. 2024

[16]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17]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粮食重金属污染的差异分析与综合评价. 段佐亮. 1993

[18]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郭银燕,胡秉民,张云康,胡明训,陈昆荣. 1999

[19]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20]河西走廊盐渍化地区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的初步分析. 阎顺国,朱兴运,郭树林,柴来智,张和平,马守伦.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