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殖道菌群在生殖疾病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微唯

作者: 胡微唯;巴桑珠扎;达娃;索朗曲吉;噶玛央宗;高腾云;孙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生殖道;微生物菌群;益生菌;繁殖

期刊名称: 畜牧与兽医

ISSN: 0529-5130

年卷期: 2024 年 56 卷 009 期

页码: 113-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奶牛生殖道菌群呈动态变化,当妊娠、环境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微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时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产生相关疾病。健康的阴道菌群尤其是一些阴道益生菌,可以帮助机体维持阴道内环境平衡,抑制病原体发展,调节免疫反应。本文通过对生殖道微生物组成、微生物与生殖道疾病的关系,以及生殖道微生物作为益生菌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有助于研发出预防和治疗生殖道疾病的益生菌制剂,以帮助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母牛生殖道微生物与繁殖性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欣,丁辉,郭延生,王建东. 2024

[2]3株奶牛生殖道分离乳酸菌的益生特性评价. 宋朋杰,武小虎,王东升,杨洁,李亚娟,蒋威,沈文祥,邵丹,严作廷. 2020

[3]不同粗料组成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瘤胃菌群与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赵晓静,刘嫣然,李晓辉,张峰,高艳霞,左晓磊,王晓芳,何团拥,孙凤莉,张建设,申栋. 2024

[4]益生菌对青年鸽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袁文华,李国勤,韩安法,王淼,李浙烽,刁新平,卢立志. 2019

[5]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岳寿松,尤升波,王世荣,徐龙,钟平华,季广庭. 2003

[6]复合益生菌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岩,师东方,田国彬. 2015

[7]复合益生菌及免疫增强剂苜草素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江勇,于红伟,萨仁娜,佟建明. 2005

[8]益生菌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黄良策,周凌云,卜登攀,程建波,季昀. 2012

[9]微生态制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宋朋杰,武小虎,张世栋,王东升,邵丹,李亚娟,闫文军,严作廷. 2020

[10]掌握母畜繁殖特性 力争全配满怀. 扆锁成. 2012

[11]世界奶牛繁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王雅晶,朱化彬,王雅春,李胜利,张胜利,曹志军. 2014

[12]影响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王晓阳,吕礼良,王大广,王浩,王亚军. 2008

[13]奶牛繁殖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黄金明,王长法,王洪梅,李建斌,仲跻峰. 2009

[14]饲喂鲜草对经产奶牛繁殖机能的影响. 薛伟,常国新,马吉锋,王顺录,梁小军. 2012

[15]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 赵明礼,张珅,郝海生,赵学明,杜卫华,王栋,朱化彬. 2015

[16]能量负平衡影响奶牛卵泡发育的机制. 曹建华,杨柏高,张培培,冯肖艺,张航,余洲,牛一凡,郝海生,杜卫华,朱化彬,杨凌,赵学明. 2024

[17]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牛繁殖的影响. 李宗波,付才,孔德江. 2009

[18]牛子宫微生物构成与疾病关系. 张超楠,索朗曲吉,高腾云,孙宇. 2023

[19]猪伪狂犬病病毒排泄规律的研究. 初秀. 1986

[20]不同淀粉源饲粮对肉仔鸡小肠消化酶活性、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王璇,王丹丹,年芳,唐德富,王维民,马志远,杜宝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