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学春
作者: 闫学春;梁利群;孙效文;曹顶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数;DNA相对含量;倍性
期刊名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382
年卷期: 2006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80-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制备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鲤鲫杂交♀×鲤鱼♂)的染色体,结果表明: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4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条,染色体臂数NF=234,核型公式为:3n=60m+24sm+36st+30t。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鲤鲫杂交肾细胞DNA相对含量的1.54倍,与细胞染色体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细胞为主的回交种。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别转基因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倍性. 阎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沈俊宝. 2000
[2]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比较. 闫学春,梁利群,葛彦龙. 2011
[3]转基因鲤鲫杂交(F_1)回交三倍体子代红细胞大小与DNA含量测定. 闫学春,梁利群,贾智英,曹鼎臣,孙效文. 2004
[4]3种鲤鲫杂交回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梁利群. 2015
[5]鲤鲫杂交(♀)×鲫(♂)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6
[6]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闫学春,梁利群,孙效文,曹顶臣. 2007
[7]转基因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5
[8]小叶锦鸡儿的核型分析. 牛西午,段永红,蒙秋霞. 2003
[9]六种兰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冷青云,莫饶,彭彬,黄明忠,罗远华,王家保. 2009
[10]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染色体核型分析. 穆尼热,张清斌,赵茂林,朱忠艳,田聪,阿力木. 2009
[11]红麻(HibiscusCannabinus)不同类型品种的细胞学研究. 李爱青. 1985
[12]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杨树栽. 1982
[13]16个红掌品种的核型分析. 杨光穗,冷青云,王呈丹,徐世松,张志群. 2016
[14]小麦白粉病研究进展. 周益林,向齐君,张莹,夏烨,罗琼,李志英,梅丽宏,翟雯雯. 2006
[15]野生甜瓜染色体计数观察. 王吉明,贺平,马双武,尚建立. 2009
[16]3种粒型油莎豆种质特性分析. 李春鑫,王会伟,王艳,刘玉兰,陈道玉,杨铁钢. 2022
[17]34种秋海棠基因组大小比较与分析. 杜文文,王祥宁,段青,贾文杰,马璐琳,崔光芬,王继华. 2018
[18]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76—2”(MalusSp.)的利用研究初报. 王继世,董绍珍,张桂琴,孟素琴. 1985
[19]4种文心兰的核型分析. 杨光穗,黄素荣,黄少华,周艳霞. 2013
[20]利用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Pa_1代植株的倍性变异. 安颖蔚,高西宁,杨立国.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性雄激素17ɑ-甲基睾酮诱导性逆转过程中施氏鲟肝脏转录组的分析研究
作者:何铮;李禹韬;王若愚;曹顶臣;孙志鹏;王思涵;张依宁;张颖
关键词:17α-甲基睾酮;性腺组织学;类固醇激素;转录组测序
-
鲤PPARγ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作者:周佳;刘天奇;孙志鹏;吉宇丹;鲁翠云;曹顶臣;郑先虎
关键词:鲤;PPARΓ基因;基因表达;脂肪沉积
-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鲁翠云;孙志鹏;曹顶臣;耿龙武;那荣滨;吴学工;郑先虎
关键词:梭鲈;线粒体COⅠ基因;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
梭鲈ghrh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大小个体间差异表达分析
作者:周佳;孙志鹏;吉宇丹;吕伟华;曹顶臣;鲁翠云;刘天奇;郑先虎
关键词:梭鲈(Sander lucioperca);ghrh;序列特征;生长;表达差异
-
瓦氏雅罗鱼slc26基因家族的鉴定、表达与进化分析
作者:黄晶;王双毅;李雯;梁利群;张立民;董志国;常玉梅
关键词:瓦氏雅罗鱼;盐碱水;slc26基因家族;HCO3–转运;适应性进化
-
镜鲤体质量、体长、体高和体厚的QTL定位分析
作者:张晓峰;栾培贤;户国;李超;鲁翠云;曹顶臣
关键词:镜鲤;生长性状;QTL分析;候选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NaHCO3胁迫下杂交鲟皮肤的转录表达特征
作者:刘霞飞;杨合霖;王念民;吕伟华;徐伟;曹顶臣;张颖
关键词:杂交鲟鲟龙1号;碱胁迫;转录组;皮肤;组织学切片;代谢通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