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锁式探针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甜瓜细菌性叶斑病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瑞
作者: 胡白石;田艳丽;黄艳宁;谢进;曹亮;彭斯文;朱校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锁式探针;斑点杂交;种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50 卷 04 期
页码: 679-6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甜瓜细菌性叶斑病是危害甜瓜的重要种传细菌病害,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流泪病致病变种甜瓜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引起的。论文旨在建立高效、快捷、操作简单的检测技术以防止此病原菌传播。【方法】以Gen Bank公布的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序列为靶标,设计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特异性锁式探针,建立锁式探针与斑点杂交技术结合的检测体系。以保存的目的菌株为材料,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锁式探针连接反应、酶切反应和扩增反应,并将锁式探针连接反应、酶切反应和扩增反应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锁式探针连接反应、酶切反应和扩增反应分别对健康的甜瓜种子、带有甜瓜细菌性叶斑病的甜瓜种子、无菌水及25株其他参试菌株进行检测,测定该体系的特异性。将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的DNA按10倍梯度稀释,依次稀释为1 ng·μL~(-1)、100 pg·μL~(-1)、10 pg·μL~(-1)、1 pg·μL~(-1)、100 fg·μL~(-1)、10 fg·μL~(-1)和1 fg·μL~(-1)作为模板,利用优化的锁式探针连接反应、酶切反应和扩增反应,测定灵敏度。将探针与斑点杂交技术结合建立高通量检测体系,将上述反应过程中的扩增产物固定于尼龙膜上,将锁式探针上Zipcode序列的反向互补序列合成c Zipcode(检测探针),检测探针(c Zipcode)用地高辛标记后与产物进行杂交。锁式探针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分别进行特异性检测和灵敏度测定。探针与斑点杂交技术结合建立的高通量检测体系进行人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进一步验证该体系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对205份市售疑似带病的甜瓜种子进行检测。【结果】锁式探针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26株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均能得到一条105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剩余25株参试菌株及无菌水均无扩增产物产生。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当目的菌株的浓度稀释为1 pg·μL~(-1)时均能检测到一条105 bp的特异性条带,所以探针的检测灵敏度为1 pg·μL~(-1)。探针与斑点杂交技术结合建立的检测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高通量体系能将甜瓜细菌性叶斑病与所有的参试菌种区分开,26株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杂交后出现了显色反应,而25株参试菌株及无菌水均没有发生显色。锁式探针结合斑点杂交的灵敏度检测同样达到1 pg·μL~(-1)。将锁式探针结合斑点杂交进行人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能将1粒带菌种子从1 000粒健康的种子检测出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率都能达到0.1%(1/1 000)。从205份市售甜瓜种子中成功检测到7份市售种子带菌。将带菌种子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无菌水浸泡4 h,提取悬液DNA,将悬液DNA进行PCR扩增后测序,NCBI比对后确定为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结论】基于锁式探针结合斑点杂交技术的检测体系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甜瓜细菌性叶斑病。
分类号: S436.5
- 相关文献
[1]用地高辛探针对江苏省鸡传染性贫血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张知良,胡清海,赵宝华,黄建芳,邹尧坤. 2000
[2]山东省白羽肉鸡中MDV、REV、CAV和ARV感染状况的病原学调查. 孟斌,胡北侠,许晓云,路希山,张金强,李建亮,张秀美,崔言顺. 2010
[3]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周广和. 1992
[4]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5种葫芦科作物病毒的斑点杂交方法. 孟娟,古勤生,林石明,彭斌,刘丽锋,田延平,李莉. 2007
[5]DNA探针在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张知良,黄建芳. 2005
[6]核酸杂交技术在禽白血病病毒TCID_(50)测定中的应用. 孟凡峰,范建华,徐步,时建蓬,董宣,崔治中,赵鹏. 2015
[7]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及马铃薯Y病毒. 王锡锋,周广和. 2004
[8]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及葡萄黄豆类病毒在中国栽培葡萄上的发生及序列分析. SanoTeruo,TsujiMasaharu,李世访. 2005
[9]7种消毒剂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DNA作用效果的比较. 杨冰,黄倢,宋晓玲,史成银,王秀华. 2001
[10]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杨冰,黄倢,宋晓玲,史成银,刘莉,刘庆慧. 2004
[11]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对茶园NPV的检测. 谭荣荣,毛迎新,龚自明. 2013
[12]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痕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闫冬春,董双林,黄倢,杨冰. 2004
[13]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和ID-ELISA检测芜菁花叶病毒的比较. 邓晓东,刘志昕,潘俊松,郑学勤. 1997
[14]核酸探针. 潘光武. 1991
[15]猪肺炎支原体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桂兰,张映,邵国青. 2012
[16]中国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刘萍,张岩,孔杰,黄,王琼,杨丛海. 1995
[17]斑点杂交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白华,张金强,于美芳,刘玉庆,吴家强. 2009
[18]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 秦蕾,徐静,张正. 2008
[19]应用RT-PCR、斑点杂交法和SDS-PAGE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王朝辉,周益军,范永坚,薛宝娣,吴淑华,程兆榜,张文荟. 2001
[20]DNA探针法检测水牛乳及其制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黄丽,李玲,杨攀,唐艳,农皓如,曾庆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种百合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花粉活力比较分析
作者:周利;孙梦姗;谢进;宋荣;郑思乡;蔡柳;谢育弟
关键词:百合资源;龙牙百合;野百合;农艺性状;花粉活力
-
腐食性食蚜蝇分子生物学种类鉴定(英文)
作者:任秋霞;曹亮;曾勍;曾爱平;张永生
关键词:腐食性食蚜蝇;管蚜蝇;线粒体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
洞庭湖区典型稻田玉米水稻轮作下土壤-作物系统对施氮措施的响应
作者:房康睿;龙世平;彭斯文;陈山;廖育林;徐新朋;赵士诚;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玉米水稻轮作;产量;施肥措施;土壤类型;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碳氮
-
卷丹百合生根期镉吸收转运规律初探
作者:谢进;戴艳娇;郑思乡;周利;孙梦姗;宋荣
关键词:卷丹百合;镉;蛋白质
-
氮、磷、钾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彭斯文;戴翠婷;谢进;徐瑞;彭正明;龙世平
关键词:葛根;氮磷钾配施;产量;功能成分
-
百合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作者:周佳民;吴晓峰;王小娥;谢进;宋荣;杨日华;李成业;孙梦姗
关键词:百合;轮作模式;效益;土壤;质量
-
衡阳烟区烟草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作者:肖志鹏;王灿;袁野;母婷婷;向鹏华;郭维;徐文静;朱校奇;黄艳宁;徐瑞
关键词:烟草;叶斑病;高粱附球菌;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