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解析大黄鱼对低温和饥饿胁迫的适应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霖

作者: 曾霖;宋炜;谢正丽;王永红;熊逸飞;张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低温;饥饿;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07 期

页码: 86-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大黄鱼对低温和饥饿氧化损伤的响应机制,实验将体重为(21.38±2.46)g的大黄鱼在低温(8 ℃)或/和禁食条件下饲养.实验组可分为 4 个处理组:对照组(C组)、低温组(CC组)、饥饿组(F组)和饥饿+低温组(CF组),每组 3 个平行.低温和饥饿胁迫 30 d后,计算成活率;采取肝脏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利用化学荧光法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处理组间活性氧(ROS)和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CC组、F组和CF组的成活率显著降低,而ROS含量显著升高,且肝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和核萎缩现象,表明低温和饥饿胁迫对大黄鱼产生了氧化损伤.大黄鱼低温应激后,从CC vs.C和CF vs.F组中分别筛选出 84 种和 154 种差异代谢物,有 5 种重要的重叠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和自噬等,表明细胞膜流动性和自噬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黄鱼饥饿应激后,从F vs.C和CF vs.CC组中分别筛选出 184 种和 50 种差异代谢物,有 4 种重要的重叠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ABC运输体和自噬等,表明能量代谢和自噬在大黄鱼饥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CF vs.C组中筛选出差异代谢物 126 种,主要富集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氧化磷酸化、淀粉和蔗糖代谢、FoxO信号通路、自噬和谷胱甘肽代谢等,表明细胞膜流动性、能量代谢、自噬和抗氧化系统在大黄鱼适应低温和饥饿联合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低温及其诱导的饥饿对大黄鱼生理功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O657%S965.322

  • 相关文献

[1]低温预处理和高温饥饿胁迫对冬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王宏芝,杨成民,魏建华,杨凤萍. 2004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郝学飞,董小海,钟红舰. 2010

[3]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海产品中19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潘永波,万娜,王承业,邹冬梅. 2023

[4]饥饿对条石鲷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09

[5]温度、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影响及初孵仔鱼饥饿耐受力. 徐永江,柳学周,王妍妍,曲建忠. 2009

[6]饥饿对于鲈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组成的影响. 杜震宇,刘永坚,田丽霞,曹俊明,梁桂英,何建国. 2003

[7]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消化酶活性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赵朝阳,周鑫,邴旭文,王桂芹. 2010

[8]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应答饥饿的甲基化特征分析. 高焕,赵莲,薛蓓,朱国华,赖晓芳,陈建华,申欣,阎斌伦. 2015

[9]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10]自体吞噬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 刘志鹏,张吉宇,王彦荣. 2010

[11]饥饿对条纹锯仔鱼的存活、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贾瑞锦,陈超,孔祥迪,李炎璐,宋振鑫,吴雷明,王鲁,曲江波,赵从明,吴坚. 2014

[12]美洲西鲱仔鱼不可逆点及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5

[13]饥饿和复投喂对金钱鱼四种igfbp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妹,陈华谱,江东能,李广丽,朱春华,吴天利,邓思平. 2017

[14]饥饿和饥渴对柑橘大实蝇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 杜田华,李再园,黄聪,王福莲,李传仁,桂连友,张桂芬. 2019

[15]豹纹鳃棘鲈仔鱼饥饿实验和不可逆点研究. 杨育凯,虞为,林黑着,李涛,黄小林,黄忠,戚常乐. 2017

[16]饥饿对高体革鯻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的影响. 谢木娇,钟金香,颉晓勇,朱长波,李俊伟,王,叶国玲,鲍虞园. 2018

[17]接触抑制和血清饥饿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任亮,刘娣,付博,房庆昌,郭云云,马红,汪亮,李忠秋,李璐. 2012

[18]不同底质和温度对金乌贼仔乌饥饿耐受能力的影响. 王林龙,王展,张雪梅,张秀梅. 2018

[19]饥饿胁迫对卵形鲳鳆幼鱼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 区又君,苏慧,李加儿,王永翠,刘汝建,曹守花. 2013

[20]“饥饿—投喂—……”重复处理对星斑川鲽摄食、生长、生化组成以及能值指标的影响. 张升利,尤宏争,杨璞,孙向军,梁拥军,姜志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