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机械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文芹

作者: 丁文芹;肖宏儒;宋志禹;肖苏伟;韩余;夏先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丘陵茶园;平缓坡茶园;耕作方式;单螺旋耕作施肥;深耕

期刊名称: 中国农机化学报

ISSN: 2095-5553

年卷期: 2019 年 1 期

页码: 137-140

摘要: 以免耕为对照,研究茶园机械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设置免耕(MG)、单螺旋有机肥耕作施肥机耕作(YG)、单螺旋颗粒肥耕作施肥机耕作(KG)、C-6耕作机耕作(CG)、KM3CG-30茶园翻耕机耕作(FG)5种方式,分析其对茶园0~30cm土层土壤紧实度、容重、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单螺旋有机肥耕作施肥机、单螺旋颗粒肥耕作施肥机耕作深度最深,对0~30cm土壤紧实度、土壤总容重、孔隙度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单螺旋颗粒肥耕作施肥机作业效果略优于单螺旋有机肥耕作施肥机;C-6耕作机耕作宽度最宽,对0~10cm土壤总容重降低效果明显.

分类号: S233.75`S152

  • 相关文献

[1]秸秆覆盖和绿肥种植对丘陵茶园氮磷流失的影响. 俞巧钢,姜铭北,孙万春,黄郑宸,王峰,王强,马军伟. 2023

[2]丘陵茶园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茶鲜叶产量和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王久荣,谭正初,单武雄,何秋虹. 2009

[3]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郭海斌,冀保毅,王巧锋,赵亚丽,穆心愿. 2014

[4]水旱两用双轴旋耕复式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金亦富,秦浩天,张瑞宏,王明友,缪宏,朱松. 2014

[5]化学农药减量化措施对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朱从桦,李其勇,张鸿. 2020

[6]水稻高产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技术模式. 赵颖,张秀双,赵英博,李波,金丹丹,曲航. 2023

[7]施肥与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养分积累、分配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何永群,李婷婷,张野,何铁光,莫成恩,韦家华,李忠义,曾向阳. 2016

[8]稻壳深施对碱土物理性质和苜蓿产量的影响. 高中超,中本和夫,王秋菊,刘峰,陈积山,李明风,匡恩俊,王雪杨,新家宪. 2014

[9]黑土稻田连续深耕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稻产量大田试验. 王秋菊,高中超,张劲松,常本超,姜辉,孙兵,郭中原,贾会彬,焦峰,刘峰. 2017

[10]深耕配合培肥对植烟根际土壤性质及烟叶产量的影响. 杨子仪,包玲凤,濮永瑜,施竹凤,杨光伟,倪明,尹兴盛,杨佩文. 2023

[11]几种典型的深耕深松装备分析. 石鑫,刘旋峰,牛长河,蒋永新,张海春. 2017

[12]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物理性状. 王秋菊,高中超,常本超,刘峰. 2015

[13]盐化草甸土和黑土型水田土壤连续深耕改土效果. 王秋菊,刘峰,焦峰,孙兵,郭中原,常本超,张劲松,高中超,姜辉. 2017

[14]不同覆膜方式对花生深耕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郝晶,关小川,滕龙,谢成双. 2013

[15]不同耕作方式对麦后直播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郝西,崔亚男,张曼,张鹏磊,刘梦雅,张俊,高伟,刘娟,刘兵,臧秀旺. 2022

[16]土壤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芦伟龙,董建新,宋文静,柳开楼,张启明,张海伟,苏鹏飞,张俊清,梁洪波. 2019

[17]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提高玉米产量. 王秋菊,高中超,焦峰,刘峰,常本超,刘颖. 2015

[18]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张汴泓,雷涵,李日坤,杨铭榆,潘睿欣,潘美清,王成己,唐莉娜,黄锦文. 2023

[19]碱性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深耕培肥的响应特征研究. 包玲凤,濮永瑜,杨明英,沈广材,张庆,尹兴盛,施竹凤,杨济达,朱红业,杨佩文. 2023

[20]深耕及增施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马俊艳,左强,王世梅,谷佳林,吴建新,邹国元.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