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红蓝光连续光照及其光强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查凌雁
作者: 查凌雁;张玉彬;李宗耕;刘文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ICP-AES;光周期;生物量;品种;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19 年 8 期
页码: 2474-2480
摘要: 红光和蓝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的主要光谱,且红蓝LED是植物工厂光源的发展趋势.因此为实现连续光照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植物对红蓝光谱连续光照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亟待探究.在环境可控的植物工厂内,应用ICP-AES技术,研究了红蓝光谱下连续光照及其光强对生菜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该研究共包含两个试验,试验一设置了常规光照(12 h/12 h)和连续光照(24 h/0 h)2个光照处理及5个生菜品种,试验二设置了5个连续光照光强处理(80, 120, 160, 200和240μmol·m-2·s-1).结果表明,连续光照30 d内生菜的干重和干物质含量能够持续显著提高,且表现为随连续光照光强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地上部鲜重仅在连续光照的前15 d得到显著提高,并随光强增加而升高.而连续光照30天时,连续光照对生菜地上部鲜重无显著促进作用,甚至显著降低意大利生菜的地上部鲜重.相比常规光照,连续光照30 d显著降低了生菜的Ca, Mg, Fe, Mn, Cu和Zn含量,但这些元素积累量均有所增加.不同光强下,生菜Ca, Fe, Cu和Zn的含量随光强增加而降低,其中Ca和Fe积累量随光强增强而升高, Cu和Zn积累量不受光强影响.Mg元素含量和积累量均随光强增强先升高后降低.Mn元素含量受光强影响不显著,但积累量随光强增大而升高.此外,连续光照30 d生菜叶片出现褪绿萎黄的伤害症状,且伤害症状随光强增加而逐渐加重,说明矿质元素含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连续光照伤害.综上所述, 15 d连续光照能够显著提高生菜产量.全生长期(30 d)连续光照虽能促进生菜干物质累积,但对产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还会导致生菜矿质元素含量的降低及叶片伤害.相对而言,低光强(80和120μmol·m-2·s-1)连续光照对生菜无明显伤害作用,且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但不能提高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红蓝光连续光照更适宜应用于在植物工厂生菜栽培,能够获得相比能量投入更高的产量.矿质元素含量的降低可能是长期连续光照伤害的机制之一.
分类号: TN312.8
- 相关文献
[1]光周期对沙枣尺蠖病菌(Dh菌株)离体培养的影响. 朱建兰,张自和,常永义. 2008
[2]昼夜连续照射LED红蓝光对不同品种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查凌雁,刘文科. 2018
[3]LED红蓝光质及其光周期对萝卜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刘文科,姜偲倩. 2016
[4]长期施用化肥对潮土甘薯生物量累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5]氮磷减施与钾锌互作对棉花生物量、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亚莉,哈丽哈什·依巴提,张炎,李源,李青军. 2020
[6]滴灌施肥对幼龄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杨清霖,杨向德,季凌飞,马立锋,阮建云. 2020
[7]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糯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静,王允青,万水霞,吴萍萍,叶寅,郭熙盛,吕国安. 2020
[8]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2024
[9]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物量累积、分配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辉,马洪波,朱德进,黄卉,宁运旺,张永春. 2012
[10]污泥中不同铁盐对大叶茼蒿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丁洪,郭宝玲,郑祥洲,张玉树,余居华,连少勇. 2021
[11]养分缺乏对紫云英苗期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李岽辉,朱强,郭再华,曹卫东,耿明建. 2022
[12]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的应用效果. 沈欣,袁亮,李燕婷,赵秉强,林治安,李娟,杨相东,张建君. 2016
[13]增氧对水培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饶晓娟,蒋平安,付彦博,冯耀祖,王新勇,王治国. 2016
[14]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的应用效果. 沈欣,袁亮,李燕婷,赵秉强,林治安,李娟,杨相东,张建君. 2016
[15]铵硝配比对不同芝麻品种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徐子先,秦璐,李银水,韩配配,廖祥生,胡小加,谢立华,余常兵,张秀荣,廖星. 2017
[16]极早熟夏大豆品种中豆33、中豆34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沙爱华,蔡淑平,吴学军,张晓娟,邱德珍,周新安. 2006
[17]不同春大豆品种在红壤和冲积土上的适应性研究:Ⅱ.养分吸收. 朱丹华,王国法,崔政芳,李百权. 2002
[18]不同黄瓜品种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 程奕,孟兆芳,李淑菊,张玺,霍振荣,庞金安,马德华. 2004
[19]不同大豆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差异性研究. 蒋龙刚,任燕利,史建硕,郭丽,王丽英,李若楠,王平. 2022
[20]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适应性. 姬万忠,赵旭,刘慧霞,王先之,王丹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温室园艺LED照明研究与应用现状
作者:刘文科
关键词:温室补光;植物光质生理;LED补光灯;光强;光周期
-
LED红蓝光下次氯酸钠消毒时间对水培大麦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林坤明;刘文科;陈艳琦
关键词:红蓝光;水培大麦苗;消毒时间;生长;LED
-
红光补充UV-A对叶用莴苣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效应
作者:田原源;查凌雁;王座祺;段逸文;魏仕伟;章竞瑾
关键词:叶用莴苣;紫外光;UV-A;山莴苣苦素;莴苣苦素
-
LED红蓝光下消毒试剂种类及浓度对水培大麦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林坤明;刘文科;陈艳琦
关键词:人工光;水培大麦苗;消毒试剂;生长;LED
-
我国设施蓝莓LED补光需求与技术对策
作者:刘文科
关键词:设施蓝莓;LED灯;补光;光强;光周期
-
BIPV玻璃LED红蓝光及太阳光透过率研究
作者:袁森;胥伟;齐鹏飞;李西平;周鹏华;刘文科
关键词:BIPV光伏玻璃;光强;透光率;LED;太阳光
-
光质交替对LED红蓝光连续光照生菜生理伤害的削减作用机制
作者:刘文科;刘家源
关键词:生菜;连续光照;光质交替;碳水化合物;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