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植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规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兴林
作者: 马兴林;赵同凯;李庆方;夏云;韩伟;张兆银;夏祯刚;李洪杰;李子双;徐安波;王传海;蒋克辉;林治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规模化种植者;玉米品种;合理搭配;技术规程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9 期
页码: 219-220,223
摘要: 针对玉米规模化种植条件下目前普遍面临的因播种及收获时间过于集中而在农事安排上颇为紧张的难题,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规模化种植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规程.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规程. 马兴林,赵同凯,李庆方,夏云,韩伟,张兆银,夏祯刚,李洪杰,李子双,徐安波,王传海,蒋克辉,林治安. 2019
[2]第二讲 优质稻品种及其合理搭配. 李瑞蓉. 1999
[3]奶牛饲料的均衡供应. 吴乃科,宋恩亮,万发春. 2001
[4]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宫志远,庞茂旺. 2012
[5]谈新疆甜菜育种方向及品种合理配置. 王燕飞,张立明,杨洪泽,叶正华. 2003
[6]新疆甜菜品种的合理配置. 王燕飞,张立明,杨洪泽,叶正华. 2003
[7]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8]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9]适于滨海平原区种植的玉米品种筛选. 李辉,刘毅,孙彦铭. 2015
[10]不同玉米品种最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水平的研究. 郝春雷,孟繁盛,李艳红,边丽梅,郑伟,张丽妍,张昊,董喆. 2012
[11]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王菁菁,徐珊珊,赵静红. 2016
[12]江苏沿海地区25个鲜食玉米品种引种效果初报.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3
[13]玉米品种的耐瘠性研究. 霍可以,范成五,郑常祥,陈泽辉. 2007
[14]氮肥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茎叶含氮量的影响. 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15]高油、高淀粉玉米与不同杂优模式普通玉米油分和淀粉积累对比研究.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王青蓝. 2005
[16]玉米品种郑单958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罗洋,岳玉兰,郑金玉,郑洪兵,李伟堂,刘武仁. 2008
[17]2005-2007年辽宁省玉米区试品种抗病性分析. 薛春生,马昌广,常程,李必富,王作英,石桂双. 2008
[18]不同品种玉米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冒宇翔,薛林,陈中锦,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石明亮. 2013
[19]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 英敏,任洪,毕世敏,王良平,李星. 2010
[20]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氨挥发;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
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研究
作者:李玉东;谭德水;李子双;李洪杰;张灵菲;马垒;刘兆辉
关键词:长期定位;控释氮肥;作物产量;土壤氮素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董淑祺;邹国元;李子双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硝态氮残留
-
种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李子双;高玮;李洪杰;周晓琳;王学霞;杜梦扬;陈延华;王玉霞;倪小会;王薇;邹国元;曹兵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肥;氮肥利用效率;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者:高玮;王学霞;谢建治;陈延华;倪小会;王甲辰;董艳芳;李子双;曹兵
关键词:麦玉轮作体系;产量;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增温潜势
-
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谷佳林;倪小会;李子双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氨挥发;N2O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