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万莹

作者: 万莹;陈永军;任亚玲;王亚磊;王权;蒋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霍乱弧菌;ctx;hly;ompW;三重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19 年 9 期

页码: 1143-1151

摘要: 为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法定量检测霍乱弧菌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以霍乱弧菌种特异性基因ompW和毒力基因ctx、hly为靶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在ompW、ctx、hly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CY5、FAM、HEX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标记BHQ1荧光淬灭基团.结果显示,本试验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达到了10 CFU/m L,重复性试验中每组变异系数均小于1.4%;检测人工染菌的虾肉和贝类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也达到1*102CFU/m L.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是高通量检测致病性霍乱弧菌的有效手段.

分类号: S852.61

  • 相关文献

[1]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双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凌娇,王权,万莹,白雪瑞,蒋蔚,潘翠玲. 2018

[2]安多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保护作用. 刘润东,刘韧. 2006

[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AhlyAstxA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周俊明,李彬,王小敏,郭容利,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1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hly△stx△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周俊明,李彬,王小敏,郭容利,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1

[5]沙门氏菌sRNA RybB及伴侣蛋白Hfq对孔蛋白OmpW表达的调控作用. 令狐远凤,潘永,杨阳,段世宇,张家莉,杨琦. 2023

[6]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抗原基因及毒力基因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夏灿,蒋蔚,刘迎春,陈永军,龙梦瑶,薛俊欣,王权,孙卫东. 2016

[7]猪链球菌2型主要毒力因子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蓉蓉,孙卫东,蒋蔚,刘迎春,陈永军,薛俊欣,张梦,王权. 2014

[8]TMV、CMV和PVY三重荧光定量PCR同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白静科,牛龙龙,吴彦辉,李建华,李小杰,李成军,李淑君. 2023

[9]副溶血弧菌主要毒力因子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万莹,凌娇,王权,孙卫东,蒋蔚. 2019

[10]双通道荧光PCR快速检测水产品中主要致病性弧菌的研究. 帅江冰,傅玲琳,张晓峰,励建荣. 2011

[11]魟肠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 刘方,罗霞,巩华,常彦红,宋晶,时彦民. 2018

[12]霍乱弧菌二核苷酸环化酶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分析. 杨帆,龙朝琳,何小兵,陈国华,李维克,贾怀杰,房永祥,娄忠子,景志忠. 2021

[13]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蒋蔚,易力,陈永军,何再平,白雪瑞,赵梦苏,刘景云,王权. 2016

[14]霍乱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彦晶,吴大成,孟福强,袁洁,孙洋,冯书章. 2012

[15]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表型与分子鉴定. 邴旭文,阎斌伦,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2009

[16]红茶菌和中草药红茶菌体外抑制霍乱弧菌的研究. 蒋小强,邱红辉,符乃方,蒋盛军,董志超,何际禅,阚飙,闫梅英,梁未丽. 2015

[17]泥鳅源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凯,梁利国,谢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