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技术对抛秧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祥明
作者: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夏家发;胡润;刘春盛;叶北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栽培;施肥;氮肥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427-430
摘要: 在等氮量条件下,2006年在安徽省贵池市梅龙镇水稻土上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早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比例与抛秧早稻最高分蘖数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从而使成穗率降低。当基施氮肥比例达到70%时,抛秧早稻地上部分干物重下降。地下部分根系生长则是随基肥氮比例减少而呈增强的趋势。基肥氮比例对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以分蘖期最为明显。氮肥运筹直接影响抛秧早稻产量的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基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当基肥穗肥施N比例为35.6%和32.2%,产量可达到最高。
分类号: S511.33
- 相关文献
[1]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 刘云开,曾翔. 2006
[2]湘晚籼11号逆V字型减氮栽培示范. 李静英,熊朝晖,程乐根,刘云开,方宝华. 2006
[3]水稻减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立华,庞冰,程乐根,郑森,李静英,李文忠. 2006
[4]早稻育秧施用壮秧肥效果研究. 曾晓娟,黎彬,丁健美,何志. 2002
[5]施肥及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 陈正刚,鲁剑巍,李剑,朱青,柳玲玲. 2011
[6]玉米-潮土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 丁洪,蔡贵信,王跃思,陈德立. 2001
[7]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Ⅱ.看苗施用氮肥的叶片诊断指标. 邹长明,秦道珠,高菊生,陈福兴. 2001
[8]氮磷钾调控对苜蓿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秦文利,刘忠宽,刘振宇,智健飞. 2008
[9]春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王晓明,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1998
[10]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辽优5218产量的影响. 张满利,陈盈,侯守贵,于广星. 2013
[11]川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胡尚钦,陶珊,袁灿,熊淼,彭芳,张超. 2018
[12]施肥及栽培方法对木霉菌在辣椒上的促生增产效应的影响. 吴石平,燕嗣皇,陆德清. 2002
[13]高档优质稻栽培模式综合比较研究. 罗先富,张玉烛,龚浩如. 2005
[14]湘两优糯粱1号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 2001
[15]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黔单11号的栽培技术. 潘敏娜,郑常祥,陈泽辉. 2004
[16]秸秆覆盖与氮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何雪丹,蒋明健,钟坤,莫皓蓝,陈伟,李家文,孙玉勇. 2017
[17]施肥与栽培措施对豌豆/玉米间作高产高效模式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李伟绮,吴科生. 2013
[18]肥密对超级杂交稻特优233产量的影响. 莫振茂,黄春东,黄春兴,李孝琼,李英,张玲,白德朗. 2009
[19]酒精废液在香蕉栽培上的应用展望. 牟海飞,刘洁云,林茜,李小泉. 2014
[20]艾纳香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对氮素营养的反应. 何元农,柴立,丁映,冼福荣,潘菊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特早熟早稻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云鹏;张彩娟;周坤能;郝栖贤;夏加发;李泽福
关键词:水稻;特早熟早稻;种质资源;分子育种
-
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作者:习敏;涂德宝;周永进;李忠;胡润;程太平;孙雪原;许有尊;吴文革
关键词:再生稻;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鉴定评价
作者:周坤能;夏加发;张彩娟;王元垒;云鹏;马廷臣;台德卫;张效忠;荣松柏;李泽福
关键词: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鉴定与评价;优质;抗稻瘟病;安徽
-
优质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7-163S'特征特性及其基因型解析
作者:张彩娟;周坤能;夏加发;王元垒;云鹏;马廷臣;吴德祥;李泽福
关键词: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7-163S’;特征特性;基因型解析
-
控释复合肥和播种量对机械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袁嫚嫚;孙义祥;钟成虎;王家宝;邬刚;胡鹏;张祥明;王文军;井玉丹
关键词:机械旱直播稻;控释复合肥;产量;物质积累;肥料偏生产力
-
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水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王家宝;邬刚;袁嫚嫚;井玉丹;王文军;张祥明;孙义祥
关键词:水稻;氮肥用量;运筹模式;氨挥发;氮肥利用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