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习敏
作者: 习敏;涂德宝;周永进;李忠;胡润;程太平;孙雪原;许有尊;吴文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稻;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05 期
页码: 9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现有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存在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再生季生长期短等导致再生季产量不高、品质差的问题,结合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以"品种选择、适期早播、氮肥优化管理、干湿交替灌溉、低留桩收割(10~15 cm)"等措施为核心的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与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相比,新模式将再生季生育期延长了 20~30 d,将头季与再生季温光资源的分配率由 7∶3 提高至 6∶4,实现再生稻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协同.
分类号: S511.048
- 相关文献
[1]促芽肥用量和留茬方式对赣东北地区再生稻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夏桂龙,欧阳建平,柳开楼,李亚贞,周利军,余跑兰,胡惠文. 2016
[2]再生稻轻简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黄庆海,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周利军,余喜初. 2017
[3]柳州市山区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杨桂芬,杨日,柳有广,李前琦,何忠. 2011
[4]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5]基于头季关键生育期的NDVI值诊断再生稻的生长状况. 柳开楼,刘璇,胡惠文,段红霞,夏桂龙,李亚贞. 2015
[6]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7]准两优608在江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 李亚贞,肖国滨,郑伟,肖小军,黄天宝,吴艳,吕伟生,刘小三,陈明,叶川. 2017
[8]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邓启云,陈春光,庄文,武文. 2007
[9]准两优608一季加再生单产超15t/hm~2高产栽培技术. 欧阳红,赵湘群,李立志,康冬前. 2014
[10]两系杂交早灿作再生稻栽培试验初报. 蔡立湘. 2002
[11]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 彭既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 2010
[12]谈谈两优培特的一季加再生栽培技术. 罗孝和,廖瑞靖. 2000
[13]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林文雄. 2009
[14]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早熟高产配套技术定量研究. 杜胜德,段翔. 1993
[15]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Q 2 A海南再生稻繁殖技术初探. 杨勋毅,王楚桃,李贤勇,刘希忠. 2008
[16]江汉平原再生稻品种机械化生产适应性筛选研究. 王家栋,张谱海,谢远珍,朱心国,闫美英,曾庆利,谢文博,殷得所. 2018
[17]晶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一季稻+再生稻直播栽培技术. 罗琳,梁建红,刘建文. 2020
[18]再生稻幼穗分化特性及发苗技术研究. 冉茂林,熊洪,洪松,张乃洪,陈应平,刘华忠. 2002
[19]祁阳县七里桥镇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唐明心,高菊生,高学成. 2018
[20]不同氮肥运筹下低桩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胡香玉,钟旭华,彭碧琳,刘彦卓,黄农荣,梁开明,潘俊峰,傅友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琪;张乐;季雅岚;周永进;许有尊;李忠;吴红淼;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产量;侧深施肥;氮肥利用效率
-
庐江县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
作者:吴周;吴晨阳;程驭;周永进;李忠;周兵
关键词: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安徽庐江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甘蔗+花生复合种植花生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作者:唐秀梅;廖露露;吴海宁;熊军;黄友访;黄志鹏;郑希;李忠;贺梁琼;唐荣华
关键词:花生;甘蔗;复合种植;品种筛选;栽培模式;经济效益
-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要点
作者:吴华宇;吴红淼;李忠;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资源高效;产量
-
氮添加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作者:韦傲萍;王小华;任兰天;吴文革
关键词:氮添加;氧化亚氮;荟萃分析;草地
-
甘蔗/花生间作对根系生理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邱江梅;吴海宁;黄志鹏;贺梁琼;李忠;钟瑞春;韩柱强;蒋菁;黎冰;唐秀梅;唐荣华
关键词:间作系统;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物;土壤养分;土壤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