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区玉米氮效率及碳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杰
作者: 张杰;金梁;李艳;赵士诚;徐新朋;魏丹;张丽娟;仇少君;何萍;周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土;养分管理措施;玉米;氮肥利用率;碳排放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3 期
页码: 414-4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碳排放的影响,以实现该地区粮食平稳增产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方法]在黑龙江典型黑土区进行了两年玉米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推荐施肥处理(RF);推荐施肥+有机氮替代20%化肥氮(MRF);推荐施肥+秸秆还田(SRF)和农民传统施肥(TF).通过调查玉米全生育期农资投入,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法,系统分析不同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与TF处理相比,RF、MRF和SRF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3%、6.2%、7.6%,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1.3%、82.6%、50.3%?(P?0.05),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了29.0%、69.0%、37.0%?(P<0.05);各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在不同年际间均无显著变化.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内,RF、MRF、SRF及TF处理的碳排放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37.6%、24.0%、38.5%、63.6%?(P<0.05),两年试验各施氮处理碳排放量均以MRF处理最低.玉米整个生产周期中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氮肥投入量及氮损失(N2O+NH3+NO3–),贡献率超过70%;其次为农药与柴油投入,贡献率分别约为10.2%、13.6%;磷、钾肥占比最低,贡献率总和不足3%.与TF处理相比,RF、MRF及SRF处理的碳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6.0%、24.7%、16.4%,MRF处理的碳排放量又较RF与SRF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9.9%、10.4%?(P<0.05).[结论]在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中,氮肥用量及损失量贡献了70%的总碳排放.降低氮磷肥用量、提高钾肥用量可以保证玉米产量稳定.相较推荐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有机态氮代替20%化肥氮处理可以在稳产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损失,因而其综合的碳排放最低,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川宜宾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及稻谷优质生产的综合技术解析
作者:包灵丰;江青山;张英;赵德明;贺兵;陈家彬;张杰;廖宗永;姜方洪;王峰;韩冬;李恒进;邬相宏
关键词:四川宜宾;稻米品质;影响因素;综合技术;解析
-
禾本科作物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作者:艾超;赵远征;张俪予;张美玲;黄抒语;王诗雨;周卫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生物固氮;固氮菌;秸秆分解;合成菌群
-
不同谷子品种富硒能力及外源硒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黄子鹏;魏丹;迟凤琴;姚磊;丁建莉;李艳;金梁;何义利;李沛
关键词:谷子;叶面施硒;增效剂;籽粒硒含量;籽粒品质
-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典型氨氧化菌和全程氨氧化菌种群活性和丰度的影响
作者:张小琴;尹昌;李政;唐旭;李艳;吴春艳
关键词:全程氨氧化菌;硝化活性;种群丰度;有机肥;化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
作者:周卫;艾超;易可可
关键词:植物营养;养分高效;营养遗传;养分循环;高效施肥;新型肥料
-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低磷胁迫;转基因小麦;转录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表达基因
-
优质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酒都A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张杰;邬相宏;廖宗永;赵德明;陈家彬;包灵丰;韩冬;江青山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酒都A;优质;香型;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