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RAV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合均

作者: 卢合均;周忠丽;陈浩东;凌键;刘方;蔡小彦;王星星;王春英;王玉红;王坤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RAV基因;转录因子;AP2结构域;B3结构域;基因复制;黄萎病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14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471-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二倍体棉花D5基因组(Gossypium raimondii Ulb.)数据库中鉴定出10个RAV基因,分布于4、5、8、9、13号染色体;在二倍体棉花A2基因组(Gossypium arboreum L.)数据库中鉴定出10个RAV基因,与棉花D5基因组的R AV成员的数量和序列具有一一对应的同源关系,推测棉花A、D组的祖先种中可能存在10个RAV基因。对植物R AV蛋白序列做系统发育分析,将R AV成员分为4个组;发现棉花R AV基因可能参与了棉属所特有的基因组多倍化事件的证据。对N CBI中陆地棉(Gssypium hirsutum L.)EST、Unigene数据库做比对统计,得到陆地棉不同组织中R AV基因表达情况;对陆地棉受黄萎病菌胁迫后的荧光定量检测,发现棉花RAV基因与棉花响应黄萎病菌的胁迫相关。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LIM蛋白基因家族的进化及表达特征分析. 杨洋,李波,胡文冉,张经博,范玲. 2015

[2]胡麻P5CS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分析及LusP5CS1基因耐旱能力验证. 王玲,张艳萍,齐燕妮,汪磊,李玉骁,谭美莲,汪魏. 2024

[3]二倍体和四倍体马铃薯StGAox基因鉴定与比较分析. 覃悦,杨妍,张磊,卢丽丽,李先平,蒋伟. 2025

[4]普通烟草GRAS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孙晋浩,吴昌健,管恩森,熊党安,周天宇,陈悦,刘晓姗,赵清海,王大海,李志远,马志远,田震. 2024

[5]茄子抗黄萎病遗传的初步研究. 井立军,常彩涛,孙振久,刘文明,王武台,蔡荣旗. 2000

[6]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苏闽,周冬梅,杨敬辉,刘红霞,李红叶,郭坚华. 2010

[7]棉花黄萎病原菌寄主范围. 钱清海,高宇人,李经仪,顾本康. 1987

[8]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浅述. 杨华,蔡立旺,潘群斌,陈建平,施庆华,张萼,王海洋,陈丽萌,杨明凤,霍金泉. 2006

[9]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陈兵,王克如,李少昆,肖春华,王方永,苏毅,唐强,陈江鲁,金秀良,吕银亮,刁万英,王楷. 2012

[10]新疆陆地棉抗病育种现状及对策. 李培夫. 2000

[11]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2]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13]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14]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石博,方荣,胡建坤,周坤华,袁欣捷,吴茵,黄瑞荣,陈学军. 2016

[15]无病土育棉苗对黄萎病及苗病的防治效果. 孔令甲,李明福. 1996

[16]生物肥和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萌,蔡立旺,施庆华,陈建平,张萼,王海洋. 2013

[17]利用VIGS技术分析野生茄Ve基因的抗黄萎病功能. 刘军,周晓慧,冯翠,武文,庄勇. 2014

[18]特早熟抗病抗虫棉花新品种-辽棉19号. 王德生. 2006

[19]土壤高温还原消毒法克服草莓黄萎病试验. 糜林,杨金辉,霍恒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0

[20]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