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表达规律及对棉铃虫控制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丽娜

作者: 徐丽娜;胡本进;李路;周子燕;胡飞;李昌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花;Bt蛋白含量;棉铃虫;抗虫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797-8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在安徽省普遍种植的12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叶片,以及不同组织器官的Bt蛋白含量,并结合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Bt蛋白含量差异显著,首先,Bt蛋白在中棉所71、中棉所65、爱棉1号和岱杂2号的各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器官中均能相对稳定地高表达;其次,铜杂411、荃银棉4号和皖棉17在部分生育期及组织器官中Bt蛋白含量较高;与上述品种相比,创072、湘杂棉7号、稼元216、农丰棉1号和鄂杂棉26在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器官中的Bt蛋白含量普遍较低。同时,转Bt基因棉花Bt蛋白的含量随着棉花逐渐生长逐步下降,然而其下降趋势并非呈现出平滑和逐渐递减的状态,12个棉花品种三叶期叶片中Bt蛋白的含量普遍较低,随着棉花生长,在七叶期叶片至蕾期叶片的生长过程中出现一个Bt蛋白的表达高峰。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其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与其杀虫蛋白表达量基本一致。

分类号: S435.622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含量的时空表达及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 吴孔明,郭予元. 2001

[2]新疆南部棉区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李号宾,刘建,徐遥,张永军,阿克旦·吾外士. 2012

[3]2005-2020年转Bt基因棉花抗虫性变化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唐中杰,谢德意,许守明,聂利红,吕淑平,王明坤. 2023

[4]盐碱土壤转Bt基因棉花外源蛋白表达量时空变化及对抗虫性的影响. 雒珺瑜,周治国雒珺瑜,崔金杰,张帅,朱香镇,吕丽敏,王春义,张利娟,王丽,李春花. 2017

[5]转Bt基因棉花国抗62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田间抗虫效果. 丁瑞丰,李号宾,刘建,吴孔明,陈学新. 2008

[6]棉铃虫对Bt杀虫剂的抗性遗传方式. 梁革梅,曹广春,高希武,郭予元. 2010

[7]转Bt基因棉花棉铃虫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抑制生长作用. 卢美光,范贤林,谢飞舟. 1998

[8]Bt汰选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的适应性研究. 芮昌辉,颜庆辉. 2001

[9]抗性棉铃虫在转基因棉花上某些生命参数的研究(英文). 芮昌辉. 2002

[10]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抑制生长作用. 卢美光,花贤林,谢飞舟. 1998

[11]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12]棉花种间杂交抗棉铃虫资源选育. 苗春生,潘河山,王志龙,姜保功,杨雪梅,张欣雪,何鉴星. 1999

[13]棉花品种对棉铃虫营养的影响. 王武刚,裴鑫德. 1996

[14]川棉243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其机理. 叶鹏盛,曾华兰,李琼芳,江怀仲,赵志模. 2000

[15]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新种质的创制.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刘圆,罗晓丽. 2020

[16]双价基因(Bt+CpTI)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及抑制生长作用. 范贤林,郭三堆,孟香清,卢美光,董丰收. 2001

[17]棉花新品种(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量化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肖留斌,宋锦花,蒋小平. 2004

[18]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束春娥,柏立新,唐灿明,张天真. 2001

[19]转Bt基因棉抗棉铃虫鉴定技术及抗性表示方法研究. 曹美莲,李朋波,刘惠民,张爱莲,姚晋荣. 2000

[20]棉铃虫迁飞规律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研究进展概况. .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