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复种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瑞鑫
作者: 武瑞鑫;石霞;贾文娟;游永亮;赵海明;李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冀饲3号’;褐色中脉;高丹草;‘冀草6号’;复种模式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571-15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Triticale)与褐色中脉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复种的可行性。于2019—2022年,本研究采用试验与示范结合的方式,从两种饲草的播期效应、种植密度、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可进行上下茬搭配,形成复种,创建了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一年两作复种的模式,可实现饲草周年生产。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公顷纯效益较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3 060元。节水、省肥、节药效果明显,每公顷节水1 500~2 250 m~3;每公顷氮、磷、钾肥分别减少45%,50%,50%;全生育期无需农药防治虫害,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模式。饲用小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模式适宜在华北平原农区推广利用。
分类号: S544.9
- 相关文献
[1]高粱褐色中脉的研究进展. 李海燕,武棒棒,侯雅静. 2019
[2]BMR(褐色中脉)基因型饲草高粱茎秆特征与抗倒性研究进展. 李源,刘贵波. 2020
[3]褐色中脉饲草高粱品种产量品质与抗逆性分析.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谢楠,翟兰菊,刘贵波. 2014
[4]SNP分子标记对bmr6和bmr12型褐色中脉高粱种质鉴定. 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 2023
[5]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6]辽西地区几种春小麦复种模式效益比较研究. 张鹏,安颖蔚,史书强. 2016
[7]辽宁省鲜食玉米复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张鹏,安颖蔚,冯良山. 2017
[8]辽宁以豌豆为前茬的不同复种模式效益分析. 沈宝宇,张天静,李成俊,李玲. 2018
[9]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唐华俊,吴文斌,杨鹏,周清波,陈仲新. 2010
[10]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秋眠级苜蓿试验. 李聚才,王川,殷骥,马建成,孙文华. 2016
[11]川西平原稻田高效可持续三熟复种模式研究.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陈启元,张鸿. 2000
[12]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瑞清,罗涛,胡立勇,肖运萍,吕丰娟,魏林根. 2018
[13]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复种模式研究. 杜桂娟,曹敏建,马凤江,刘可杰,杨姝. 2008
[14]沈阳地区3种新型复种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杜桂娟,曹敏建,马凤江,杨姝. 2012
[15]高海拔冷凉区露地蔬菜不同复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蒯佳琳,张玉鑫,王晓巍. 2016
[16]辽宁省以马铃薯为前茬主要复种模式及效益分析. 孟令文,孟庆臣. 2011
[17]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张瑜,高碧荣,龙忠富,李娟. 2016
[18]饲用小黑麦与箭舌豌豆不同混播比例的生产效应. 张瑜,高碧荣,龙忠富,李娟,张建波. 2016
[19]不同收获期对饲用小黑麦青干草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蒙正兵,张瑜,龙忠富,高碧荣,赵相勇. 2017
[20]饲用小黑麦适应性分析. 陈柔屹,程江,郑常祥,王伟,董永琴,孙光敏,曾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作者:何夙旭;蒲静;赵海明;陈诺;刘强;柳跃军;李博
关键词:犬粮;生物安全;生物胺;内毒素;真菌毒素
-
橡胶树品种对橡副珠蜡蚧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作者:张方平;朱俊洪;叶政培;陈俊谕;郑丽旧;石霞
关键词:橡副珠蜡蚧;橡胶树;品种;生命表;生长发育;存活率;繁殖
-
猫肥胖问题及其调控手段研究进展
作者:何夙旭;赵海明;陈诺;刘强
关键词:猫;肥胖;健康;菌群失衡;调控手段
-
绝育(去势)猫生理机能变化及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何夙旭;赵海明;陈诺
关键词:绝育(去势);猫;生理功能;激素水平;行为;肥胖
-
人类健康与猫肠道菌群关系研究的进展
作者:何夙旭;丁丽敏;许佳;赵海明;陈诺;刘强;韩莉妲;章海欧;司丙文
关键词:猫;人;健康;肠道菌群;肥胖;过敏
-
盐胁迫对燕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峰;高宏云;张翀;张宝英;马建富;郭娜;白苇;方爱国;杨志敏;李源
关键词:燕麦;盐胁迫;光合作用;抗氧化剂;酚类;生理特性
-
"小麦青贮"事件引发的关于黄淮海区草业问题的思考-以河北省为例
作者:游永亮;刘贵波
关键词:小麦青贮;科学评价;发生根源;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