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活动与温度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建华

作者: 徐宁;王助引;李鸿莉;陆贵锋;李冬波;黎光旺;黄凤珠;彭宏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龙眼;昆虫;传粉;温度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141-14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随机网捕方式采集传粉昆虫进行鉴定,选择不同天气类型观察蜂类和蝇类等传粉昆虫在龙眼花穗上的活动情况,并通过架设防虫网研究龙眼传粉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龙眼主要传粉媒介为昆虫,传粉昆虫有3目9科17种,其中以蜂类和蝇类个体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73.3%和20.6%。蜂和蝇类昆虫在龙眼花穗上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影响,蜂类访花的适宜温度在25~30℃之间;蝇类在20.0℃开始访花并随温度升高访花次数增多,超过30.5℃访花次数减少。不同天气类型对蜂和蝇类昆虫访花活动也有影响,在晴天条件下蜂和蝇类昆虫访花次数较多,并且在花穗上的活动时间较长。

分类号: S667.2

  • 相关文献

[1]苜蓿与传粉昆虫的互作. 刘红平,金樑,王晓娟. 2008

[2]苍蝇对杧果的传粉作用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欧世金,麦福珍,何全光,徐宁,彭宏祥. 2006

[3]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杂交制种技术研究Ⅰ.不育系繁种技术研究. 于伟,李磊,李智,许占友,常汝镇,邱丽娟,汪茂斌,王敏,马同富. 2001

[4]苍蝇对柁果的传粉作用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欧世金,麦福珍,何全光,徐宁,彭宏祥. 2006

[5]几种环境因子对昆虫适应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段小凤,王晓庆,李品武,彭萍. 2015

[6]龙眼栽培的生态因子研究进展. 朱建华,李鸿莉,秦献泉,徐宁,李冬波,邱宏业,侯延杰,张树伟,房晨,彭宏祥. 2022

[7]龙眼雌花数和坐果率与温度及降雨量的关系. 朱建华,陈昇,阮经宙. 2010

[8]西方蜜蜂和兰州熊蜂在设施桃园的访花偏好性比较. 周志勇,张红,梁铖,邹宇,董捷,袁晓龙,黄家兴,安建东. 2015

[9]中国熊蜂多样性、人工利用与保护策略. 黄家兴,安建东. 2018

[10]棉花壁蜂传粉制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侯保国,李朋波,潘转霞,杨六六,夏芝,曹彩荣,吴翠翠,丁霄,兰刚. 2020

[11]熊蜂生物学及种群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秦加敏,苏睿,梁铖,刘锋,杨爽,赵洪木,赵者云. 2020

[12]西卡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的研究. 罗丽娟,邱德勃,刘国道,周家锁. 1999

[13]昆虫植食对植物有性生殖的影响. 张柳桦,雷小春,龚燕兵. 2022

[14]小峰熊蜂访花偏爱性. 施海燕,吴杰,李继莲,安建东. 2008

[15]自然条件下大豆花粉的田间漂移. 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王跃强,彭宝,程延喜,黄梅. 2006

[16]马蔺开花及传粉的生物学特性. 王育青,马小春,周延林,秦艳. 2010

[17]区域性特有濒危药用植物青叶胆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黄衡宇,王美蓉,王元忠,杨玖钧. 2016

[18]苹果园中凹唇壁蜂和紫壁蜂的生态位比较研究. 杨龙龙,吴燕如,周伟儒. 1997

[19]苜蓿种子田传粉技术. 杨志忠,徐永琪,丁敏. 2010

[20]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研究进展.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丽.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