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芝麻粕饲用品质的发酵菌种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惠惠

作者: 彭惠惠;徐雅芫;李吕木;钱坤;吴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芝麻粕;植酸;固态发酵;优化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5 期

页码: 122-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普通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多个菌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微生物发酵条件,以降低芝麻粕中植酸含量,提高粗蛋白、酸溶蛋白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单因素试验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0.8(g∶mL)、R-02与KG-109混菌发酵;正交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R-02与KG-109接种比例2∶1、接种量8%、时间10d。在此条件下发酵后植酸含量为0.08%,植酸降解率达到86.21%,粗蛋白含量为49.85%,酸溶蛋白为9.07%,挥发性盐基氮为2 075.5 mg/kg。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甜高粱酒糟饲用菌种发酵条件优化. 岳丽,王卉,山其米克,涂振东. 2019

[2]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尼玛扎西,王壮壮,黄玉,张国强,刘国一. 2023

[3]葵花粕、芝麻粕、花生粕替代豆粕褒如皋黄鸡蛋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肖芹,施寿荣,王克华,窦套存. 2012

[4]不同处理芝麻粕用作鸡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吴东,钱坤,周芬,胡青松,吕永彪,任顶宏,李吕木. 2012

[5]辅料添加对芝麻粕发酵及镉钝化能力的影响. 徐淑霞,张晓东,高明,贺文星,吴坤,孙强. 2024

[6]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和俊龙,潘朝阳,张宏福,郝月. 2024

[7]发芽大豆凝固型酸豆乳的研制. 刘俊梅,李琢伟,李莹,胡耀辉. 2010

[8]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稻米营养品质及植酸积累的影响. 赵宁春,张小明,叶胜海,程方民. 2009

[9]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金晶,徐志宏,魏振承,池建伟,刘军. 2009

[10]植酸酶对家禽日粮中植酸与营养物质代谢关系的影响. 陆文总,高玉鹏,杨亚丽,王文杰,穆淑琴. 2007

[11]利用贝叶斯法进行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分析. 李茂柏,王慧,张建明,李丁鲁,杨润清,周宇琼,朴钟泽. 2009

[12]以豆渣为原料的素肉产品挤压前后营养因子含量变化. 吕斌,于寒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代伟长,胡耀辉. 2016

[13]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中植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温舒元,范杰英,魏春雁,蔡玉红,马虹. 2019

[14]植酸和几种抗氧化物质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贾炎,涂书新,唐世荣. 2011

[15]大豆低植酸突变体籽粒的抗氧化性分析. 袁凤杰,竹龙鸣,郁晓敏,傅旭军,杨清华,金杭霞,吕晓男. 2020

[16]玉米高无机磷突变体的选育和特性研究. 徐秀红,吕桂华,郭国锦,陈坚剑. 2018

[17]间接原子吸收法定量测定菜籽粕中植酸的研究. 李荣林,蒋玉琴,邵明诚. 2000

[18]间接原子吸收法定量测定菜籽粕中的植酸. 蒋玉琴,李荣林,邵明诚,田笠卿. 2000

[19]水稻生育中后期使用外源植酸对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张卫星,孙成效,闵捷,段彬伍,朱智伟. 2013

[20]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植酸酶活性的设想与展望. 胡骁飞,魏凤仙,杨继飞,邓瑞广,张改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