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交水稻维管束性状及其与籽粒充实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启云
作者: 马国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维管束性状;籽粒充实度;维管束负荷
期刊名称: 湖北农学院学报
ISSN: 1004-3888
年卷期: 1992 年 02 期
页码: 10-14
摘要: 采用徒手切片结合直观对应调查法研究了籼粳亚种间杂种F_1雏管束性状及其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伸长节间与穗颈维管束数目和大小,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常规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差主要与其输导组织的颖花负荷量过重有关。2.籽粒充实度差的亚种间杂交稻穗基部一次枝梗维管束性状优于穗项部,与对照表现一致;但其单个大维管束的韧皮部横切面积穗基部的远小于穗顶部。3.亚种间杂交稻伸长节间的大维管束数目,上部<下部,与品种问杂交稻相同但与常规稻相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亚种间杂交稻谷粒灌浆特性与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李卓吾. 1994
[2]籼粳稻维管束性状关系研究. 孙玉友. 2012
[3]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研究 Ⅰ.主要形态性状及解剖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姜健,李金泉,徐正进,张龙步,金成海. 2002
[4]籼粳稻主要形态解剖特性的类型间差异及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姜健,李金泉,徐正进,张龙步,金成海. 2001
[5]利用轮回422杂交选育广亲和恢复系及其测配表现. 邓应德. 1991
[6]水稻两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瘳伏明. 1990
[7]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8]从寒丰A、秀水-04A与R378等组合看杂交粳稻库源特征及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全立勇,袁勤,吴惠民,周爱华. 1999
[9]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应用研究(英文). 彭春瑞,谢金水,邱才飞,钱银飞,关贤交,潘晓华. 2012
[10]从寒丰A,秀水―04A与R378等组合看杂交粳稻库源特征及对籽粒充实 …. 全立勇,周爱华. 1999
[11]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12]亚种间杂交稻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邓应德,翟少华,张海清,石书兵. 2016
[13]亚种间杂交稻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邓应德,翟少华,张海清,石书兵. 2015
[14]两个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研究. 邓应德,周飞捷,邓晓娟,肖层林. 2011
[15]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分配及其与筛管结构和细胞活性相关性研究综述. 尹超,石书兵,邓应德,张海清. 2014
[16]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若干思考. 吕川根,姚克敏,李霞,胡凝,邹江石. 2007
[17]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5
[18]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研究进展. 刘烨,陈秒,邓应德,肖层林. 2013
[19]两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的根系生理活性. 沈波,王熹. 2002
[20]IAA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发育的关系及烯效唑的调节. 田淑兰,王熹.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马国辉;郑殿峰;母德伟;王奉斌;戴其根;魏中伟;冯乃杰;王才林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栽培管理
-
叶面喷施能百旺2.0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穆麒麟;田文涛;党程成;郝蓉蓉;冯乃杰;周梦;胡玉婷;余思蝶;刘越;田小海;马国辉
关键词:水稻;植物生长调节剂;干物质积累;肥料利用率;能百旺2.0
-
S-诱抗素对不同盐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蒋文鑫;马国辉;赵黎明;黄安琪;冯乃杰;郑殿峰;邹武龙
关键词:水稻;S-诱抗素;盐胁迫;抗氧化损伤;产量
-
论袁隆平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作者:王宏广;马国辉;辛业芸
关键词:
-
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的解读
作者:马国辉
关键词:
-
长期弃耕降低红壤稻田土壤磷库
作者:龚梦瑶;李巧云;陈安磊;葛体达;李宇虹;秦红灵;马国辉
关键词:红壤稻田;弃耕;土壤全磷;磷素组分;损失途径
-
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茎秆维管束结构基础研究
作者:彭廷;可文静;熊加豹;王海彬;韩雨恩;孔许;张静;马国辉;魏中伟;林文雄;潘晓华;章秀福;马均;赵全志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茎秆;维管束;产量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