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氯苯氧乙酸钠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思威

作者: 王思威;刘艳萍;孙海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对氯苯氧乙酸钠;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荔枝;残留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7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654-6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了对氯苯氧乙酸钠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广州和南宁进行了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在荔枝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对氯苯氧乙酸钠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用碱溶液提取,盐酸调节p H值至2.5后乙酸乙酯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HPLC-PDA)检测。结果表明:在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对氯苯氧乙酸钠在荔枝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6%,检出限(LOD)为0.005 mg/kg,定量限(LOQ)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在荔枝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2~5.9 d和15.2~20.6 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量测定结果显示: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按有效成分20和30 mg/L分别施药2次,广州和南宁两地收获期荔枝中对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量均<0.01 mg/kg。

分类号: S481.8

  • 相关文献

[1]荔枝中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消解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 . 2020

[2]氯氰菊酯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残留试验研究. 李畅方,何强,罗时华,徐伟松,孙海滨. 2004

[3]嘧菌酯在荔枝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的研究. 王思威,刘艳萍,孙海滨. 2014

[4]荔枝中20种登记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王思威,刘艳萍,张树飞,张惠云,何强,王潇楠,常虹. 2024

[5]腈菌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王思威,孙海滨,曾繁娟,刘艳萍,刘景梅. 2011

[6]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评价. 纪祥龙,王开运,武玉国,姜莉莉. 2022

[7]对氯苯氧乙酸钠对沃柑保鲜效果的影响. 王淋靓,王健,陈裕新,宾振钧,於艳萍,黎新荣,檀业维. 2023

[8]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王令霞. 2004

[9]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肖华山,吕柳新,陈志彤. 2007

[10]闽东北2003/2004年度冬季荔枝、龙眼冻害考察报告. 张辉,张伟光,蔡文华,林新坚,谢云妹. 2004

[11]荔枝果实采褐变的原因与控制. 邓义才. 1997

[12]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及香气组分分析.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涂仕华. 2014

[13]荔枝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及不同比例钾、氮肥施用效应.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 2014

[14]钦州市荔枝生产经营效益情况调查分析. 李彦彦,玉富成,邓筱艳,刘冬梅,古雅良. 2016

[15]糯米糍荔枝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陈玉旭,蔡长河,曾庆孝. 2009

[16]不同方法提取荔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陈卫云,张名位,魏振承,张雁,唐小俊,廖森泰,张瑞芬,邓媛元,李武,张业辉. 2012

[17]不同钾氮配比对荔枝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耐贮性的影响. 杨苞梅,李国良,杨少海,何兆桓,周昌敏,姚丽贤. 2015

[18]半干型荔枝干玻璃化转变研究. 蔡长河,陈玉旭,曾庆孝. 2010

[19]沙头区迟熟荔枝品种新缘关系研究. 谭裕模. 1997

[20]荔枝和龙眼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综述). 彭宏祥,丁峰,李鸿莉,秦献泉,徐宁,何新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