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分枝杆菌中sRNA5.85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炜莉

作者: 黄炜莉;刘含梅;唐雨婷;张世凤;钟发刚;张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斑马鱼;sRNA;靶标基因

期刊名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ISSN: 1673-6273

年卷期: 2024 年 24 卷 019 期

页码: 3601-3608,3688

摘要: 目的:鉴定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中s RNA5.85的存在,探究s RNA5.85对分枝杆菌的生理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Northern-blot验证分枝杆菌中s RNA5.85的存在后,利用pMV261质粒,构建s RNA5.85过表达重组海分枝杆菌(5.85-OE株),观察重组菌株在体外生长、滑动能力及菌落形态变化。通过人源巨噬细胞感染模型,评估重组菌株的入胞及胞内增殖能力,LDH检测感染后的细胞活力。利用斑马鱼感染模型,验证s RNA5.85对细菌毒力的影响。结合targetRNA2与IntaRNA预测工具,预测s RNA5.85的潜在靶标及互作位点,并使用qRT-PCR验证。结果:海分枝杆菌基因组中存在s RNA5.85。过表达s RNA5.85不改变重组菌株的体外生长、滑动能力和菌落形态;5.85-OE株感染巨噬细胞48 h后,不影响THP-1的细胞活力,细菌胞内增殖能力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s RNA5.85过表达会提高海分枝杆菌长期感染过程中,在斑马鱼体内的载菌量。targetRNA2预测的4个潜在靶基因MMAR_3476、MMAR_4052、MMAR_3482、MMAR_2920的转录水平随s RNA5.85过表达而显著上调,MMAR_3476及MMAR_4052共享同样的与s RNA5.85的互作位点。结论:s RNA5.85可通过调控低氧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长期感染过程中对斑马鱼的毒力。本研究为致病性分枝杆菌中s RNA的挖掘和功能解析提供了重要线索。

分类号: R378.911

  • 相关文献

[1]miR164a及其靶基因PeNAC1相互作用研究. 王浩然,李爽爽,乐丽娜,匡华琳,黄敏仁,陈英. 2016

[2]SmallRNA-植物与病原互作的新媒介. 彭德良. 2015

[3]瓜类果斑病菌致病基因及靶标基因的预测. 王铁霖,戴良英,杨玉文,王建玉,赵廷昌. 2012

[4]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不同龄期转录组比较分析. 王高峰,彭焕,黄文坤,孔令安,彭德良. 2014

[5]Argonaute蛋白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功能. 蒲伟军,谭冰兰,朱莉. 2021

[6]侵染花生的辣椒褪绿病毒S RNA全序列分析. 陈坤荣,许泽永,晏立英,王国平. 2006

[7]侵染花生的辣椒褪绿病毒SRNA全序列分析. 陈坤荣,许泽永,晏立英,王国平. 2006

[8]木薯sRNA测序分析及其开花相关microRNA的挖掘. 丛汉卿,龙娅丽,王荣香,孙化鹏,乔飞. 2018

[9]基于sRNA的脊尾白虾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研究. 陈吉圣,卢雪旎,王兴强,曹梅,李永,秦传新. 2024

[10]花鲈源海分枝杆菌的分离、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张德锋,潘磊,可小丽,刘志刚,潘厚军,石存斌,卢迈新. 2017

[11]四带无须鲃透明品系的海分枝杆菌感染模型. 王芳,刘春,姜兰,冯永永,李凯彬. 2017

[12]大菱鲆脾肾结节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李杰,刘耀宽,白露,陈四清,阎永伟,莫照兰. 2019

[13]鲟源海分枝杆菌基因组结构及致病性. 龚可立,杨硕,胡思美,罗凯,张书环,许巧情,李宁求. 2025

[14]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Nrf2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毅,李丽,程磊,吴琼,李炳生. 2018

[15]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16]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17]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吴迟,刘新刚,何明远,董丰收,徐军,吴小虎,郑永权. 2017

[18]咪鲜胺和多菌灵对斑马鱼联合毒性效应. 李健,吴声敢,赵慧宇,杨桂玲. 2019

[19]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心脏环化的影响. 刘兰,谭宇亭,张攀,廖芸茜,徐颖. 2017

[20]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影响. 陈华,张丽娟,李素一,柯翎,陈叙,林晨韬.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