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质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惠颖

作者: 张惠颖;胡清秀;邹亚杰;杜芳;杨小红;翟丽梅;周国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育阶段;子实体形态;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19 年 26 卷 003 期

页码: 65-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光质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将刺芹侧耳菌袋在出菇阶段置于红(A)、黄(B)、绿(C)、蓝(D)、白(E)光下照射,以黑暗条件为对照(CK).结果表明:黄、绿、蓝、白光照射可缩短刺芹侧耳的生长周期,提高发育整齐程度,且蓝、白光处理的发育整齐度较好;蓝、白光处理的整菇长度(137.8 mm和147.4 mm)和菌柄长度(98.5 mm和107.7 mm)显著短于其它处理;绿、蓝、白光处理的菌柄较粗(最大直径54.8~60.8 mm,最小直径46.3~52.9 mm),但绿、白光处理的菌柄形态不匀称;黄、绿、蓝、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显著大于CK(黑暗)组,其中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最大,且生长后期约25%的菌盖长成畸形,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菌盖多为圆形,形状整齐;蓝光及白光照射使菌盖颜色变黑、变蓝;红光照射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1.97%,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光照射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低于黄光和黑暗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时,根据子实体生长状态及时调控光照,将有利于生产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产品.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微量元素铬对猴头菇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谢丽源,陈绍军,林川,邓小东,张宇. 2017

[2]白灵侧耳(白灵菇)种质资源评价. 唐利民,熊鹰,姜邻. 2003

[3]桑树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叶晶晶,殷浩,孙波,施新琴,段祖安,崔为正. 2009

[4]啶菌噁唑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陈凤平,韩平,张真真,刘君丽,刘西莉. 2010

[5]胚胎因素对肉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张金龙,张效生,崔茂盛,朱士恩,冯建忠. 2013

[6]麻竹花粉发育过程观察及其分期. 乔桂荣,蒋晶,李海营,陈银,孙宗修,卓仁英. 2010

[7]枸杞果实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活性成分变化研究. 刘兰英,康迎春,李晓莺,李越鲲,张曦燕,曹有龙. 2016

[8]三个棉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克隆及在不同寄主专化型中的表达分析. 王传鹏,王传鹏,张帅,高雪珂,雒珺瑜,朱香镇,王丽,张开心,杨亦桦,崔金杰. 2020

[9]栽培方式对光敏型高丹草营养成分含量与产量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 2019

[10]种植密度对光敏型高丹草营养成分及动态变化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葛玉彬. 2018

[11]密度对七星瓢虫不同虫态生存的影响. 王小强,曹馨月,郑珍蕾,蒲德强,李跃建,房超,蔡鹏. 2019

[12]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 何烈干,葛艳丽,马辉刚,陈学军,方荣. 2016

[13]苜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lin-OBP1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张雪莹,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2010

[14]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肠道可培养的细菌多样性分析. 高欢欢,吕召云,王咏梅,蒋锡龙,苑东鹏,吴新颖,于毅. 2019

[15]中华泰勒虫(Theileriasinensis)媒介蜱的确定. 殷宏,刘光远,李有全,白启,马少祥,李世恩. 2004

[16]天津、海南烟粉虱田间种群隐种鉴定及抗药性监测. 肖思,郑慧新,杨中侠,张友军. 2020

[17]微小隐孢子虫感染HCT-8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不同阶段虫体形态观察. 张国恩,米荣升,周鹏,黄燕,秦培兰,呼高伟,曹薇,陈兆国. 2011

[18]白背飞虱若虫和雄雌成虫唾液腺蛋白鉴定. 李飞,易金玉,刘玉娣,侯茂林. 2021

[19]秋石斛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侯天泽,易双双,张志群,王健,李崇晖. 2022

[20]克氏原螯虾卵巢不同发育期大颚器法尼酸甲基转移酶活力分析. 许进进,万全,田铃,吴旭干,成永旭,丁凤琴,李胜,陆剑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