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CO_2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莉萍

作者: 白莉萍;仝乘风;林而达;卢志光;饶敏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O2浓度增加;冬小麦;品质性状;CO_2浓度梯度系统(CGC);全球环境变化

期刊名称: 自然科学进展

ISSN: 1002-0071

年卷期: 2004 年 14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自行设计的模拟气候变化试验装置系统(CGC),研究大田条件下CO2浓度增加对不同冬小麦品种(中育5号和中优9701)品质性状诸如面粉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特性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粉蛋白质含量随CO2浓度增加(幅度为57 mg.kg-1)明显下降,CO2浓度从451 mg·kg-1增加到565 mg·kg-1时,中育5号和中优9701品种的面粉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了4.5%和3.1%;在451-565 mg·kg-1范围内,CO2浓度增加使沉降值降低,但影响较小.而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诸如面团形成时间和延伸性有负面影响,其中对中优9701粉质参数影响微小;CO2浓度增加对烘烤品质影响不利,尤其面包体积下降明显.此外,CO2浓度增加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CO2水平有限度的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条的食用品质;另一方面CO2水平进一步提高又对食用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分类号: X173

  • 相关文献

[1]CO_2浓度增加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后期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白莉萍,仝乘风,林而达,卢志光,李忠辉. 2002

[2]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3]冬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糕酥饼烘烤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白玉龙,林作楫,金茂国. 1993

[4]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5]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5

[6]冬小麦F_2代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6

[7]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的研究.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穆培源,韩新年,邹波. 2006

[8]冬小麦F_2代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刘炜,桑伟,田笑明,穆培源,聂迎彬. 2010

[9]施氮量与行距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范仲卿,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5

[10]甘肃省冬小麦品质性状初步研究. 李兴茂,张国宏,雍致明. 2003

[11]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 李红霞,魏亦勤,张立勇,张双喜,刘旺清,裘敏,樊明. 2008

[12]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F_1及F_2代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桑伟,田笑明,穆培源,韩新年,邹波,张利,王亮,聂迎彬. 2007

[13]伊犁地区冬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简大为,苏甫热木,张喜琴,韩新年. 2010

[14]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天荣,张新忠,吴新元,高永红,芦静. 2002

[15]提高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品质的氮肥调控技术研究. 王立明. 2003

[16]16份俄罗斯冬小麦品种资源主要性状多元分析和综合评价. 李晶,李鹏程,贺永斌,邢雅玲,孟凡华,周谦,南铭. 2023

[17]冬小麦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 姚翠琴,芦静,吴新元. 1997

[18]部分抗条锈冬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兴茂. 2005

[19]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张存良. 1992

[20]我国冬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 赵莉,汪建来,赵竹,张文明,郑文寅,未文良,姚大年.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