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炭疽病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滨

作者: 白滨;文朝慧;何苏琴;甘延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莴笋;炭疽病;莴苣盘二孢菌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2241-22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2018年7-8月,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种植的莴笋大面积发生炭疽病,约40%的地块发病,绝收面积达10%.[目的]明确莴笋炭疽病的病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Koch's法则明确分出病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形态特征一致的真菌菌株3株.在PDA平板上20°C培养7 d,病菌分生孢子无色,单隔,梭形,(10.44-19.40)μm*(2.61-4.48)μm.代表性菌株Lett-11接种莴笋离体叶片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Lett-11 (GenBank登录号MK252097)的r DNA-ITS序列与莴苣盘二孢菌Marssonina panattoniana strain CBS 163.25 (GenBank登录号MH854831.1)的序列相似性达99%.[结论]引起莴笋炭疽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莴苣盘二孢菌Mar. panattoniana [Synonymy:Microdochium panattonianum],这是莴苣盘二孢菌引起莴笋炭疽病在甘肃的首次报道.

分类号: S436.36

  • 相关文献

[1]莴笋炭疽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建议. 白滨,文朝慧,何苏琴. 2020

[2]威宁高海拔地区夏秋莴笋品比试验. 余德明,董恩省,陈卫静,陈世雄,李桂莲,王天文. 2004

[3]莴笋中重金属的特征研究. 李传义,李其林,郑向群,曾荣,谢琳. 2007

[4]块根块茎维他灵在莴笋上应用的效果研究. 杨文飞,顾大路,朱云林,诸俊,赵建标,王伟中. 2007

[5]脑山地膜莴笋叶面肥试验初报. 田丰,张永成. 2001

[6]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 朱小梅,刘芳,吴家旺,王正银,向华辉,周长洪,洪立洲. 2008

[7]贵州高原夏秋莴笋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董恩省,颜兴,王天文,李桂莲,何庆才. 2002

[8]莴笋烫漂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失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郑海鹰,傅玉颖,石玉刚,励建荣,郑海波. 2011

[9]控释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高海拔区夏莴笋生长发育的影响. 蒯佳琳,张玉鑫,王晓巍,张俊峰,马彦霞,于庆文. 2018

[10]不同栽培方式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王克雄,吴利晓,张晓娟,秦爱红,关耀兵,张倩男. 2019

[11]莴笋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吴利晓,王克雄,张晓娟,秦爱红,关耀兵,张倩男. 2019

[12]莴笋品种绿竹及其制种技术. 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胡立敏. 2021

[13]稳定性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莴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蒯佳琳,马彦霞,侯栋,张玉鑫,姚拓,于庆文. 2021

[14]莴笋复种甘蓝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 吴利晓,王克雄,张晓娟,关耀兵,张倩男,秦爱红. 2020

[15]平塘四寨坝区甜玉米套种春白菜-朝天椒-莴笋高效栽培模式. 田洪梅,蔡霞,刘才永,杨维俊,刘莉,伍跃成,杨元慈. 2020

[16]莴笋根部促生菌筛选与促生特性测定. 撖冬荣,侯栋,姚拓,兰晓君,朱瑞婷. 2020

[17]川西高原地区莴笋新品种比较试验. 苗明军,李菊,田丽,廖继超,杨亮,常伟,李跃建,李志. 2020

[18]浅谈西宁周边地区日光节能温室莴笋栽培技术. 张玉虎,李江. 2015

[19]莴苣叶疫病和茎腐病的病原.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刘明霞. 2023

[20]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菌肥对4种高原夏菜的影响. 张玉鑫,王晓巍,王志伟,张俊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