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不同人工林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波

作者: 王波;张洪江;徐丽君;王伟;卢炜丽;李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面山;枯落物;人工林;持水特性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08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90-94+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的林下枯落物储量,研究了各林地枯落物持水特性。结果表明:5种人工林林下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量均表现出: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的变化趋势。在相同林龄条件下,石栎×木荷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最高(246.94 t/hm2),其次是杉木×马尾松混交林(202.79 t/hm2)和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191.82 t/hm2),杉木人工纯林(39.73 t/hm2)最低。试验研究的5种林地中,石栎×木荷混交林林下枯落物的24 h最大持水量最大,为254.28 t/hm2,杉木×马尾松混交林(191.72 t/hm2)和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168.21 t/hm2)次之,杉木人工纯林最小,仅为31.66 t/hm2。经统计分析,试验5种林下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分解层三者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均符合为W=aln(t)+b,且三者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亦符合S=ktn的关系式。研究表明,石栎×木荷混交林林下枯落物是5种林地中持水性能最好的一种,而杉木人工纯林枯落物持水性能最差。

分类号: S714.7

  • 相关文献

[1]西宁南北山主要人工林林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郑淑霞,王占林,马玉林. 2012

[2]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方海东,纪中华,杨艳鲜,拜得珍,廖承飞. 2005

[3]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枯落物特征及持水特性. 张慧,刘丽,乌日力嘎,刘燕丹,万珏林,苏敏,李淑慧,杨胜利,丁勇. 2022

[4]低场NMR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复合磷酸盐保水剂配比. 许雯雯,王丽,鲍晨炜,粱新乐,励建荣. 2011

[5]干扰对固沙樟子松林凋落物特征及持水性的影响. 王东丽,郝可欣,梁潇洒,方祥,汤家喜,连昭,赵艳,沈海鸥. 2019

[6]修剪对茶树修剪凋落物水文特性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陈芝芝. 2017

[7]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褚军,金梅娟,佟思纯,吴永波,薛建辉. 2020

[8]低丘红壤茶园土的持水特性及水分循环特征. 许允文,吴洵,杨锁森,王晓萍,杨金楼,朱济成. 1991

[9]云南高原红壤茶园土壤的主要物理特性. 许允文,杨钟鸣. 1992

[10]基于持水特性应用混料均匀设计优化双孢蘑菇覆土材料. 王倩,田益华,朱燕华,曹晖,陈明杰,汪虹,张津京,黄建春. 2017

[11]豆麦轮作下连续施肥和麦秸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李婧阳,刘鑫,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凯,姜辉,常本超. 2021

[12]施肥对黑垆土持水特性及抗旱性的影响研究. 汤莹,武天云,向述荣,刘天同,孙建好. 2002

[13]杨麦间作系统对太湖流域土壤氮流失的削减效应. 褚军,薛建辉,金梅娟,吴永波,侍昊,徐艺倩. 2015

[14]黄土高原3种建群种植物枯落物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袁航,侯扶江. 2010

[15]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植物种枯落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袁航,侯扶江. 2009

[16]太湖湖滨带林草复合带草本植物枯落物量的变化特征. 刘长娥,邹国燕,付子轼,宋祥甫,刘福兴,潘琦,刘娅琴. 2012

[17]多伦县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刘红梅,吕世杰,刘清泉,刘丽英,王玉芝. 2013

[18]白桦纯林和华北落叶松纯林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以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为例. 王正安,邸利,王彦辉,余治家,周旺来,唐瑜敏. 2019

[19]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杨建红,赵传燕,汪红,臧飞,李娜. 2020

[20]不同连栽代次桉树林枯落物及其养分组成研究. 余雪标,莫晓勇,龙腾,杨伟东.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