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尘添加量与温度对山西省两种土壤碳释放规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平

作者: 刘平;张强;杜文波;李丽君;白光洁;丁玉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煤粉尘;土壤有机碳;CO2释放;土壤活性有机质;山西省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516-5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观测不同温度和不同煤粉尘用量条件下山西省电厂土和焦化厂土两种土壤的碳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室温(16~23℃)和25℃恒温下,培养前期(4~9 d)土壤CO2的释放量均为最大,且25℃恒温培养土壤CO2的释放量是室温条件下的2倍左右。随煤粉尘添加量的增加,土壤CO2的释放量显著增加,且土壤活性有机质相应增加,添加高量煤粉尘土壤CO2的释放量最高达57.5 mg.kg-1.d-1,两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增幅为0.3~3.8 g.kg-1。不同温度和不同煤粉尘用量条件下电厂土释放的CO2均高于焦化厂土,可能是电厂土含有较高的有机碳和较低的黏粒所致。由此可知,温度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添加煤粉尘的量,土壤理化性质也是原因之一。本研究表明,煤粉尘的降落一方面增加了土壤CO2的释放,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碳库。

分类号: S153.621

  • 相关文献

[1]电厂煤粉尘沉降特征及其对周边土壤主要性质的影响. 刘平,张强,程滨,焦晓燕,杜文波. 2010

[2]干湿交替和外源氮对农田土壤CO_2和N_2O释放的影响. 张传更,高阳,王广帅,李双. 2018

[3]室内恒温条件下稻田土壤中菌渣的分解过程及CO_2释放特征.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利民,安梦鱼,罗涛. 2017

[4]焦化厂煤粉尘的沉降规律及其对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刘平,张强,杜文波,白光洁,李丽君,丁玉川. 2011

[5]太原市煤粉尘降落量监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宏樟,张强. 2008

[6]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于荣,徐明岗,王伯仁. 2005

[7]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曹卫东,李冬初,徐明岗,曾希柏,聂军,张文菊. 2011

[8]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蔡立湘,鲁艳红,郑圣先. 2009

[9]湖南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与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刘琼峰,彭曙光,刘勇军,李明德,吴海勇,谷雨,段淑辉,肖汉乾,李伟,蒋尊龙,贾少成,张明发. 2017

[10]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的影响. 徐祥玉,孟贵星,袁家富,赵书军,刘晔,耿明建,曹卫东. 2011

[11]美国有关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2002

[1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娟,马忠明,刘莉莉,吕晓东. 2016

[13]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沈禹颖. 2013

[14]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栋,崔政军,高玉红,剡斌,张中凯,吴兵,谢亚萍,牛俊义. 2018

[15]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曾宪楠,王麒,孙羽,宋秋来,冯延江,袁媛. 2016

[16]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2010

[17]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余喜初,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陈明,胡惠文. 2013

[18]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19]稻田湿地土壤碳固定研究进展. 王萍,王少先,夏文建,唐先干,李瑶,杨成春,漆林香,胡启峰,阿布都艾尼·阿布都西提. 2014

[20]碳管理:盐土治理的一种新思路. 崔士友,张蛟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