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亓佳佳

作者: 亓佳佳;韩芳;马守才;张莉莉;余欣欣;陈蕴文;毕晓静;史秀秀;牛娜;张改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小偃6号;SSR;聚类分析;遗传贡献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11 期

页码: 45-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小偃6号对各代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方法】利用63对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小偃6号及其子1代到子6代的80个衍生品种(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各衍生品种与小偃6号共有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百分比表示小偃6号对各世代的遗传贡献。【结果】63对SSR引物在81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目为1~6,平均2.78个;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067 4~0.836 4,平均值为0.480 4;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21~0.931,平均值为0.66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8处将81份材料分为7类,聚类结果与系谱较吻合;小偃6号对其衍生子1代、子2代、子3代、子4代的平均遗传贡献率为50.32%,47.54%,46.35%,44.83%;在各世代中A、B和D基因组间遗传贡献率整体表现为D>A>B。【结论】小偃6号与其衍生品种(系)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小偃6号在前4个世代对各世代的遗传贡献率随世代的增加逐渐下降,对衍生品种(系)的D基因组遗传贡献较大。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利用SSR和SNP标记分析鲁麦14对青农2号的遗传贡献. 李玉刚,任民,孙绿,王圣健,韩梅,李振清,翟晓灵,代小雁,侯元江,盖红梅. 2018

[2]宁麦9号对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姜朋,陈小霖,张平平,张鹏,姚金保,马鸿翔. 2014

[3]鲁麦14对山东新选育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 盖红梅,李玉刚,王瑞英,李振清,王圣健,高峻岭,张学勇. 2012

[4]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比较分析. 罗江陶,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李俊,杨恩年,刘于斌,蒲宗君. 2018

[5]小麦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的遗传解析. 乔玲,刘成,郑兴卫,赵佳佳,尚保华,马小飞,乔麟轶,盖红梅,姬虎太,刘建军,张建诚,郑军. 2018

[6]35份皮燕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和SRAP分析. 白晓雷,刘艳春,生国利,杨学文,王欣欣,唐超,路耿新. 2015

[7]利用聚类分析筛选玉米杂交种SSR指纹库中鉴别能力强的标记. 王伟,杨文鹏,冯浪,滕安平. 2010

[8]104份苦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学文,丁素荣,胡陶,刘迎春,张晓荣,生国利. 2013

[9]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邱红波,叶雨胜,戴保威,彭忠华. 2009

[10]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王振东,陈超力,于佰双,李进荣,王惠. 2010

[11]黑龙江省不同年代主栽春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郑茂波,丁海燕,肖志敏. 2009

[12]非洲甘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分析. 邓晓辉,聂启军,袁伟玲,甘彩霞,焦春海. 2015

[13]绿色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武德功,杜军利,贺春贵,刘长仲. 2015

[14]基于SSR的中国糜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季煦,王瑞云,曳水瑛,刘晓欢,杨阳,刘笑瑜,连帅. 2015

[15]42个花生品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构建. 尹亮,李双铃,任艳,石延茂,袁美. 2017

[16]SSR标记对甜菜抗褐斑病品种的聚类分析. 王茂芊,张泽旭,吴则东,张惠忠. 2018

[17]辣椒种质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傅鸿妃,吕晓菡,陈建瑛,李国景. 2018

[18]广东省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分子身份证构建. 李清,罗永坚,吴柔贤,贾俊婷,张文虎,宋松泉,刘军. 2020

[19]利用EST-SSR评估糜子资源遗传差异. 石甜甜,何杰丽,高志军,陈凌,王海岗,乔治军,王瑞云. 2019

[20]福建茄子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分析. 林珲,黄建都,陈继兵,李大忠,温庆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