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套袋与化学防虫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付广

作者: 李付广;张海棠;张西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套袋;化学防治;防效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6 期

页码: 25-27

摘要: 采用无纺布制成棉花保铃袋,以感虫品种中棉所49为保护对象,以棉红铃虫为防治对象,在室、内外开展套袋防虫试验;同时与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喷雾的化学防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田间,套袋防虫所获得的棉铃健康率为89.90%,比化学防虫的76.63%高出13.27%;无论是在温室内还是在田间棉铃套袋后能正常生长并能高效隔离害虫危害,棉铃套袋防虫所获得的棉铃健康率和籽棉理论产量均比化学防虫的高,说明在小范围内套袋保铃效果优于化学防治。

分类号: S435.62

  • 相关文献

[1]不同措施对甘草胭脂蚧的防治效果试验. 张治科,刘军和,杨彩霞. 2012

[2]喷施钙肥防治黄冠梨果皮褐斑病试验初报. 李红旭,牛济军,郭谋子,杨彦峰. 2011

[3]辽河流域棉区棉铃发育进程研究. 徐敏,金路路,王子胜. 2015

[4]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 杨峰,肖建,栾娜,张祥,王永慧,陈德华. 2010

[5]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吴晓东,高相彬,徐敏,沈丹,金路路,周治国. 2012

[6]乙烯利催熟棉铃生理原因的探讨. 沈岳清,方炳初,盛敏智. 1980

[7]陆地棉棉铃对位叶碳氮变化特征与其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赵新华,屈磊,陈兵林,周治国. 2010

[8]乙烯利对棉叶光合能力和物质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沈岳清,方炳初,盛敏智. 1980

[9]棉花不同种质材料棉铃各个时期发育研究.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 2013

[10]早熟机采棉新陆早51号生育期气象因子对群体生育规律的影响. 马晓梅,李保成,周小凤,董承光,李生秀,王新. 2016

[11]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生长发育规律的比较. 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热合曼. 2014

[12]利用SSR标记检测棉铃种仁DNA鉴定杂交种纯度. 付小琼,叶武威,彭军. 2017

[1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102棉铃发育动态研究. 徐立华,陈祥龙,何循宏,李秀章,黄骏麒,李国峰,杨德银. 2000

[14]376份陆地棉棉铃早期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葛浩,胡道武,何守朴,李洪戈,王晓阳,庞保印,陈全家,杜雄明. 2022

[15]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2号高产田蕾铃空间分布特点. 马晓梅,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董承光,林海,陈红. 2011

[16]花铃期干旱和渍水对棉铃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棉铃生物量累积的关系. 杨长琴,刘敬然,张国伟,刘瑞显,周治国. 2014

[17]棉花“双重子房”棉铃形态学与形成因素的研究. 张西岭,刘平,汪若海,李秀兰. 2011

[18]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不同部位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 2023

[19]新陆早51号棉花器官同伸关系及棉铃空间分布. 马晓梅,孙杰,李保成,林海. 2014

[20]茶园荼毛虫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赵丰华,彭萍,任红楼,龚凤萍,郑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