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薯褐斑病发病规律调查及田间防治药效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时涛

作者: 时涛;李超萍;蔡吉苗;王国芬;陆翠梅;韩全辉;黄贵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褐斑病;发生规律;田间药效试验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2178-2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褐斑病是世界木薯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也是危害中国木薯的重要病害.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011-2018年,笔者们对中国木薯主栽区开展了褐斑病的普查及发生规律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褐斑病在中国木薯主要种植区域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病严重,主栽品种均不具备抗病性.2个地点3个木薯品种的3年系统病情调查结果表明,病害通常在木薯生长中期发生,随后逐渐加重,中后期流行为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保叶清等杀菌剂对褐斑病的危害有较好的减轻作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分类号: S435.33

  • 相关文献

[1]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英文). 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桑维钧,王晓敏. 2010

[2]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桑维钧,王晓敏. 2010

[3]黑龙江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及常用药剂对比试验. 卜海东. 2016

[4]利用非近交亲本间杂交F_1群体对木薯褐斑病田间抗性的QTL分析. 王萍,李杰,付瑜华,王惠君,李开绵,王文泉. 2007

[5]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6]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 陈青,卢芙萍,卢辉,徐雪莲,经福林,肖子盈,李兆贵,廖琦,李开绵. 2012

[7]70%品润千悬浮剂防治柑橘疮痂病田间药效试验. 黄振东,张利平,蒲占湑,张小亚,林荷芳,陈国庆. 2008

[8]1.5%苦参碱水剂防治梨黑星病试验. 潘家荃,李广旭,杨华,戴启东,张广仁. 2013

[9]新型杀虫剂40%富力特一号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崔必波,吉荣龙,王志珍,王建洋,钱泽岭,严克华. 1996

[10]7.S%甲氰菊酯·噻螨酮乳油防治桔全爪螨田间药效试验. 张利平,蒲占胥,黄振东,陈国庆,张小亚,王海琴,林荷芳. 2008

[11]20%抑食肼WP防治棉铃虫,小菜蛾,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王智. 2000

[12]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汉芳,季书勤,李向东,张德奇,郭瑞,王恒亮. 2009

[13]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室内生测及药效试验. 刘建宇,陈昂,王妙. 2009

[14]8%丁硫克百威·啶虫脒乳油防治柑橘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 2009

[15]6种候选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乔桂双,王文桥,韩秀英,李淼,孟润杰,刘长令,刘颖超. 2009

[16]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赵新海,钟丽娟,徐冲,张庆华. 2008

[17]0.3%印楝素水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试验. 高洋,李江岩,季明刚. 2015

[18]45%几丁·戊唑醇悬浮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 刘晓琳,郝永娟,刘春艳,王万立,王勇,霍建飞. 2013

[19]10种药剂防治大葱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胡霞,谷希树,刘晓琳,白义川,徐维红,许静杨,刘佰明. 2011

[20]几种微乳剂制剂与相应其他剂型的药效对比. 王仪,郑斐能.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