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构建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飞

作者: 陈飞;于广峰;韩冰;钟丽娟;柴林山;刘晓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期刊名称: 现代园艺

ISSN: 1006-4958

年卷期: 2024 年 019 期

页码: 5-9

摘要: 为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用菌糠和牛粪饲喂蚯蚓,再以蚯蚓粪为覆土材料栽培红托竹荪,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蚯蚓粪栽培红托竹荪的栽培条件,继而研究提出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构建技术。结果显示,覆土湿度65%、覆土温度20℃、覆土p H值5.5、75%草炭土+25%蚯蚓粪时红托竹荪产量为2 217.4 g/m2,比只用草炭土的1 652.9 g/m2提高了25.45%。研究表明,菌糠-蚯蚓-红托竹荪农业模式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分类号: S646.8%S899.8

  • 相关文献

[1]对生态农业的思考(二). 朱立志. 2013

[2]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农业向循环模式的转变. 白清云. 2006

[3]一年两熟区农田机械化耕作循环生产模式及配套机具试验研究. 张辉辰,王惠新,李淼. 2010

[4]农村中小型肉牛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陈直,白献晓,徐照学,王治方,王炳勋,蔺萍,徐引弟,朱文豪,许峰. 2018

[5]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基于云南泸西县果园比较研究. 农一鑫,钱小平,尹昌斌,万永全,付利波. 2021

[6]食用菌与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 胡清秀,曾希柏. 2000

[7]河西走廊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苏永生. 2011

[8]石羊河流域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苏永生. 2011

[9]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循环模式“农田-食用菌”生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李瑞琴,于安芬,赵有彪,车宗贤,苏永生. 2013

[10]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那伟,张永峰,祝延立. 2011

[11]菌业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胡清秀,张瑞颖. 2013

[12]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研究. 潘晓峰,张永峰,那伟,张明生. 2010

[13]现代循环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策划方案. 叶美锋,吴飞龙,黄婧,吴晓梅,林代炎. 2016

[14]立体菌业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胡清秀. 2015

[15]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 章政,朱立志,宗成峰. 2006

[16]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托竹荪菌丝总糖超声检测工艺. 龚光禄,桂阳,卢颖颖,朱国胜. 2016

[17]18个贵州红托竹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卢颖颖,桂阳,龚光禄,魏善元,朱国胜. 2014

[18]红托竹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龚光禄,桂阳,卢颖颖,朱国胜. 2015

[19]菌草代料栽培"织金竹荪2#"性状及营养分析. 田浩原,徐彦军,杨彝华,李娇,李启华. 2020

[20]红托竹荪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龚光禄,桂阳,黄万兵,杨通静,卢颖颖,刘宏宇,郎柳录,朱国胜.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