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卵菌剂对葡萄叶际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家秀

作者: 孙家秀;何涛;杜鸿燕;陈吉越;赵静;邓维萍;朱书生;杜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烯酰吗啉;葡萄;叶际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3 年 53 卷 006 期

页码: 1167-1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不同浓度杀卵菌剂烯酰吗啉对健康及发病葡萄叶际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精准高效防控葡萄霜霉病,以及为研发微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以'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在其生长发育期间喷施低、中、高浓度的烯酰吗啉,并以等量无菌水为对照(CK),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组学结合生信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浓度杀卵菌剂对健康及发病葡萄叶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葡萄样本共获得1 58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涵盖10门37纲104目261科552属894种的真菌.健康及发病组中浓度烯酰吗啉处理(DM、DMP)显著增加了葡萄叶际真菌多样性.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健康状态下葡萄叶际真菌影响不显著,发病状态下影响显著(P<0.05).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葡萄叶际优势菌门,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尾孢属(Cercospora)等为优势菌属.中浓度烯酰吗啉处理下显著变化菌属数目最多.葡萄叶际真菌主要以腐生、病理以及混合营养模式为主,病理营养型真菌主要由植物病原体组成,当葡萄感染霜霉病并表现为发病后,其他植物病原体的相对丰度降低.

分类号: S436.2

  • 相关文献

[1]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李宝燕,王英姿,刘学卿,任爱梅,赵玖华. 2014

[2]烯酰吗啉水乳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陈卫民,阿依努尔,王华,马俊义. 2009

[3]生物炭对葡萄幼苗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何秀峰,赵丰云,于坤,杨湘,王军武,郁松林. 2020

[4]不同药剂对宁夏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及对葡萄果面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杨波,姜彩鸽,宋双,张华普,张怡. 2022

[5]混合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发生及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杜鸿燕,何涛,陈吉越,胡祥,史亮涛,刘海刚,杨顺林,杜飞. 2024

[6]土壤和叶际微生物对啶虫脒的降解作用. 庾琴,周育,乔雄梧,秦曙,王静,朱九生. 2008

[7]南瓜白粉病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罗路云,张卓,金德才,谭新球,张德咏,田云,卢向阳,刘勇. 2017

[8]生防细菌SY286的筛选及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臧超群,赵奎华,刘长远,梁春浩,于舒怡,刘丽. 2014

[9]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及应用后其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郭沫言,汪汉成,张艺,蔡刘体,王清,李文红,史彩华. 2024

[10]茶树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2024

[11]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药效. 孟润杰,王文桥,路粉,赵建江,马志强,韩秀英,朱杰华. 2017

[12]40%氟啶胺·烯酰吗啉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 翟淑华,林波,狄凤娟,李磊,吴培. 2018

[13]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室内生测及药效试验. 刘建宇,陈昂,王妙. 2009

[14]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的增效作用. 齐永志,张小风,王文桥,赵卫松,马志强,韩秀英. 2010

[15]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交配型分布及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王英华,国立耘,梁德霖,朱小琼. 2003

[16]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刘磊,邵辉,李辉,李娜,李晶,张玉婷,宋淑荣,郭永泽. 2015

[17]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测定方法. 邵辉,刘磊,李娜,李晶,李辉,张玉婷,宋淑荣,郭永泽. 2014

[18]铁皮石斛中3种常用农药的残留动态及最佳清除方法研究. 姜武,吴志刚,陶正明,金传高,宋敏全. 2017

[19]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刘磊,李娜,李辉,邵辉,李晋津,郭永泽,陈秋生,张玉婷. 2019

[20]UPLC-MS/MS同时检测蔬菜中三种杀菌剂残留的研究. 黄丽,邓毅书,浦恩堂,代雪芳,李文希.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