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的串联DsRed荧光表达盒的CRISPR/Cas9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晓晴
作者: 曹晓晴;祁显涛;刘昌林;谢传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RISPR/Cas9技术;DsRed荧光;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玉米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961-19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CT家族基因影响植物开花,在玉米中,Zm CCT10、Zm CCT9基因是光周期敏感基因,Zm Ghd7基因是与开花期相关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Zm CCT10、Zm CCT9、Zm Ghd7基因为研究基因的功能和快速改良玉米的开花期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玉米Zm CCT10、Zm CCT9、Zm Ghd7基因为编辑对象,以KN5585为稳定转化受体、以CML312SR、LCL-1、LCL-2为预改良的晚熟材料受体,首先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了3个基因靶标区域在4份玉米材料中的保守性,其次根据sg RNA设计原则选择了1个sg RNA复合编辑3个基因,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将由胚特异性启动子Zm3896驱动的Ds Red表达盒和由Zm U6-2启动子驱动的sg RNA表达盒串联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敲除载体CCT-CPD,然后采用酶切法和Sanger测序法分析T0代KN5585中3个基因的突变率和突变类型,验证了该系统的基因编辑效果,最后通过对稳定遗传转化植株所结籽粒在籽粒水平、组织水平进行Ds Red荧光标记表型鉴定,验证了该系统中Ds Red荧光筛选标记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法以晚熟材料为母本、以T1代KN5585阳性株为父本获得F1并经过Ds Red荧光筛选获得含有有效编辑转基因元件的晚熟材料。本研究构建的编辑Zm CCT10/Zm CCT9/Zm Ghd7基因的串联Ds Red荧光表达盒的CRISPR/Cas9系统为创制单基因突变体,双基因突变体,三基因突变体奠定了基础,该系统中Ds Red荧光筛选标记的应用可以快速筛选区分有无转基因成分的玉米籽粒,成本低,鉴定效率高,具有大规模籽粒筛选的潜力,本研究为鉴定Zm CCT10、Zm CCT9、Zm Ghd7三个基因的功能和创制玉米光周期钝感材料奠定了材料基础和高效的技术基础。
分类号: S513%Q943.2
- 相关文献
[1]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拟南芥转录因子MYB40的两种可变剪接体. 李孟湛,尹红菊,李丁丁,刘亚琪,王锁民. 2019
[2]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SBNO2基因敲除细胞系及其功能研究. 王妍鳕,任亭亭,孙跃峰,刘磊. 2021
[3]丝瓜LcPPO1基因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的构建. 陈敏氡,王彬,刘建汀,叶新如,曾美娟,朱海生,温庆放,康玉妹. 2021
[4]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OsFAD2创制高油酸水稻突变体. 任代胜,刘浩,乔保建. 2021
[5]CRISPR/Cas9技术在大豆抗病虫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郭美玲. 2020
[6]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猪KLF4基因敲除细胞系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分析. 董娇,陆繁,方晓敏,陈瑜哲,包文斌,王海飞. 2024
[7]OsYABBY4基因调控水稻株高的功能研究. 董皓,李懿星,王天抗,宋书锋,邱牡丹,李磊,李莉. 2021
[8]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ifi30基因. 曹顶臣,佟广香,吕伟华,孙志鹏,匡友谊,郑先虎,孙效文. 2016
[9]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斑马鱼bco1基因与bco1l基因. 李文龙,冯永永,李凯彬,聂湘平. 2018
[10]猪SCD1和SCD5双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脂肪沉积的影响. 方钱海,郭帅,任红艳,白文哲,高斯,刘雯雯,陈洪波,张立苹. 2024
[11]CRISPR/Cas9技术在作物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罗银,刘峰. 2020
[12]应用巢式PCR法检测猪单个胚胎中的基因突变. 任红艳,肖红卫,李晓敏,徐振宇,毕延震,华再东,郑新民. 2016
[13]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镉低积累香型水稻. 胡黎明,彭彦,郑文杰,周凯,毛慧,唐丽,毛毕刚. 2021
[14]CRISPR/Cas9技术在猪、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晓娇,何燕华,朱新宇,邹娴,罗成龙. 2022
[15]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16]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7]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8]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9]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20]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牧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作者:谢敏;徐俊;费丹;侯玉洁;刘昌林;俞莉;周瑶敏;于翔;王梦芝
关键词:牧草;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氟喹诺酮;残留
-
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建立与优化
作者:吕仁瑶;朱金洁;刘昌林;谢传晓;邹华文;祁显涛
关键词: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亚细胞定位;ZmDHDPS
-
基因编辑快速改良玉米开花期研究
作者:邢瑞霞;朱金洁;祁显涛;谢传晓;刘昌林;江海洋
关键词:CRISPR/Cas9;ZmCCT10;开花期
-
"三步选择"法在优质多抗鲜食玉米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作者:谭禾平;谢传晓;赵文明;杨泉女;陆大雷;王洋;俞琦英;梁克勤;韩海亮;祁显涛;王蕴波;朱维佳;张美景;包斐;张书涛;韩庆辉;赵福成
关键词:三步选择法;鲜食玉米;半穗品鉴半穗留种;育种
-
牧草细胞壁降解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作者:侯玉洁;徐俊;王淑清;刘昌林;郭小泽;杨宗英;曾柳根;雷小青;熊春贤;邓敏超;许亮清
关键词:牧草;细胞壁;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
基因组编辑产品的安全管理
作者:闫元元;朱金洁;谢传晓;刘昌林
关键词:基因组编辑;转基因;安全管理
-
一个CRISPR/Cas9-VQR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
作者:陈凯;孙国梁;宋高原;李爱丽;谢传晓;毛龙;耿帅锋
关键词:CRISPR/Cas9-VQR;定点突变;PAM;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