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建立与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仁瑶

作者: 吕仁瑶;朱金洁;刘昌林;谢传晓;邹华文;祁显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亚细胞定位;ZmDHDPS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3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B73黄化苗叶片为研究材料,采用酶解法分离并获得高活性的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细胞,优化PEG-Ca2+介导的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细胞转化条件,探索电击介导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细胞瞬时转化方法。同时,以荧光蛋白为报告分子融合细胞器定位信号,建立玉米叶肉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系统,进一步验证该瞬时表达系统具备可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通过酶解法分离获得的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细胞经过FDA染色统计发现,95%的细胞结构完整且活力较高。在PEG-Ca2+介导瞬时转化方法中,当PEG浓度40%且质粒量增加至25μg时转化效率达到最高,为51.28%。在电击介导瞬时转化方法中,当电压为350 V且电击时间为5 ms的条件下电击转化效率最高,为32.66%。通过将核定位信号NLS与eGFP基因融合转入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细胞,e GFP成功定位于细胞核。通过将叶绿体定位基因ZmMSH1与DsRed2基因融合并转入,DsRed2蛋白成功定位于叶绿体中。在玉米叶肉原生质体细胞中过表达ZmDHDPS基因,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确定了ZmDHDPS高表达活性,并显著提高原生质体细胞内游离赖氨酸含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一种有效的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及瞬时转化体系. 蔡昌杨,王文佳,卢园萍,陈美元,蔡志欣,朱强. 2020

[2]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及其瞬时转化的应用. 马超越,彭世清,郭冬,朱家红,王颖. 2024

[3]菠萝叶基原生质体分离与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 贺涵,阳习鹏,赵婉欣,邵雪花,杨凤玺,刘传和. 2024

[4]转基因在菊花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丁林云,万可,杨丹,王同,王春梅,郭书巧,杨霞. 2023

[5]结缕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瞬时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 管瑾,郭一荻,刘凌云,尹淑霞,滕珂. 2023

[6]玉米和拟南芥的原生质体制备及瞬时表达体系的研究. 赵苏州,卢运明,张占路,赵杨敏,王磊. 2014

[7]玉米ZmbHLH16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吴忠义,杨梦婷,张春,王作平,邹华文. 2020

[8]玉米、小麦、水稻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 孙鹤,郎志宏,朱莉,黄大昉. 2013

[9]玉米ZmGRAS3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殷龙飞,王朝阳,吴忠义,张中保,于荣. 2019

[10]玉米叶片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的优化. 赵小慧,郁凯,刘冲,钟明娟,贺亭亭,董静,王凯,邢锦城. 2022

[11]玉米ZmPP2C6-0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袁珍,张鹏钰,王国瑞,曹丽茹,库丽霞,卫丽. 2019

[12]玉米ZmHsf04基因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赵立娜,张华宁,段硕楠,郭秀林,李国良. 2017

[13]玉米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家族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陈贞,王逸茹,王晓丽,方婷,甄斯涵,卢嘉雯,郑军,付俊杰. 2021

[14]玉米PDI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吴金丽,汤泽洋,鲁鑫,周志强,郭长虹,李新海. 2024

[15]玉米逆境胁迫响应基因ZmbZIP15的克隆与抗旱功能分析. 曹丽茹,叶飞宇,庞芸芸,马晨晨,张新,王振华,鲁晓民. 2024

[16]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25的克隆、特性与耐热性功能分析. 赵立娜,段硕楠,张华宁,郭秀林,李国良. 2017

[17]玉米乙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ZmEIL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玥,王兴荣,张彦军,李永生,祁旭升. 2023

[18]玉米ZmCLCa基因克隆及其对氮素吸收的功能验证. 曾廷儒,张静,张登峰,杜金友. 2016

[19]玉米逆境响应相关转录因子ZmC2H2-1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 汪德州,莫晓婷,张霞,徐妙云,赵军,王磊. 2018

[20]玉米ZmCLCa基因克隆及其对氮素吸收的功能验证. 曾廷儒,张静,张登峰,杜金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