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广旭
作者: 柏亚男;吴茂森;何晨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OsBTF3;组织特异性;病原菌诱导性;信号分子;实时定量PCR
期刊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前期研究工作发现,转录因子基因OsBTF3在水稻品种日本晴悬浮细胞中受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诱导表达。为了阐明OsBTF3在水稻叶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本研究利用RT-Q-PCR技术,对经3个水稻病原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oo)、水稻条斑病菌(Xooc)和稻瘟病菌(Mg)]接种和4种信号分子[脱落酸(ABA)、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乙烯(ETH)]诱导处理的水稻叶片中OsBTF3的转录本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sBTF3对Xoo、Xooc和Mg侵染的基因表达反应均显著地受到诱导,但反应速度和强度略...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水稻转录因子OsBTF3对不同病原菌和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反应. 吴茂森,何晨阳. 2009
[2]OsBTF3p启动子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和病原菌诱导性. 吴茂森,陈华民,何晨阳. 2008
[3]水稻基因启动子OsBTF3p的克隆和启动活性分析. 吴茂森,何晨阳. 2009
[4]水稻C端结合蛋白家族基因OsCtBP-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吴茂森,李广旭,何晨阳. 2009
[5]受Xoo抑制的水稻基因OsCtBP-A的分子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李广旭,吴茂森,陈华民,何晨阳. 2008
[6]OsBTF3过量表达和RNAi转基因水稻抗盐和抗低温胁迫鉴定. 陈华民,吴茂森,何晨阳. 2012
[7]受Xoo诱导的OsBTF3调控了水稻与病原菌互作关系以及生长发育. 刘红艳,吴茂森,陈华民,何晨阳. 2008
[8]受病原细菌诱导表达增强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OsBTF3的分子鉴定. 吴茂森,吴静,何晨阳. 2009
[9]OsBTF3转基因水稻对病原茵侵染的反应和防卫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华民,吴茂森,何晨阳. 2012
[10]OsBTF3过表达转基因水稻株系的创制及其分子鉴定. 陈华民,吴静,吴茂森,何晨阳. 2012
[11]OsBTF3基因在水稻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中的功能. 陈华民,吴茂森,何晨阳. 2012
[12]OsBTF3:一种新型的受白叶枯病菌诱导的水稻转录因子的功能分析. 范静华,吴茂森,何晨阳. 2006
[13]OsBTF3转基因水稻对病原菌侵染的反应和防卫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华民,吴茂森,何晨阳. 2012
[14]受水稻白叶枯病菌诱导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OsBTF3的功能分析. 吴茂森,陈华民,何晨阳. 2009
[15]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 何培青,柳春燕,郝林华,陈靠山,李光友. 2005
[16]外源诱导植物获得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徐建明,朱云林,王伟中,张进成. 2001
[17]一个受病原菌抑制的水稻结合蛋白基因OsCtBP-A的分离及其表达分析. 吴茂森,吴静,柏亚男,李广旭,陈华民,何晨阳. 2008
[18]与毛囊生长发育及羊毛、羊绒品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田月珍,黄锡霞,柏妍,田可川,徐新明,吴伟伟,哈尼克孜. 2013
[19]一氧化氮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 吴春太. 2010
[20]高效表达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酶-木聚糖酶融合蛋白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张美超,周志刚,曹雅男,何夙旭,刘玉春,姚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作者:陈东莉;吴茂森
关键词:仪器平台;建设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
基于瞬时表达系统的水稻miRNA靶基因快速验证系统的建立
作者:胡积祥;曹雅倩;朱秀梅;余超;田芳;杨凤环;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miRNA;荧光素酶;靶基因验证;瞬时表达系统
-
水稻白叶枯病菌T3SS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网络
作者:田芳;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分泌系统;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
病原细菌受体介导的c-di-GMP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
作者:田芳;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c-di-GMP;信号代谢;受体;传导;调控
-
水稻白叶枯病菌HD-GYP结构域蛋白PXO03945的功能鉴定
作者:杨凤环;田芳;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环二鸟苷酸;HD-GYP结构域;磷酸二酯酶;功能鉴定
-
水稻白叶枯病菌HD-GYP结构域蛋白PXO_03945的功能鉴定
作者:杨凤环;田芳;陈华民;何晨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环二鸟苷酸;HD-GYP结构域;磷酸二酯酶;功能鉴定
-
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受体Clpxoo关键结合功能位点的确定
作者:李波;陈华民;杨凤环;何晨阳;田芳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受体蛋白;点突变体;结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