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台湾泥鳅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质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璐怡

作者: 戴璐怡;林胜利;叶建勇;徐仰丽;叶剑;郭安托;马建忠;储张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脂肪源;脂肪酸;质构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76-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质构的影响,实验取体重均值为(2.30±0.05) g的台湾泥鳅750尾分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水箱50尾,分别投喂含有6%鱼油(FO)、大豆油(SO)、花生油(PO)、玉米油(CO)或棕榈油(PaO)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7周,测定生长性能、体成分、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结果显示: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台湾泥鳅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鱼油组和棕榈油组特定生长率高、饲料系数低,显著优于其他三组,棕榈油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组;饲料中鱼油可以提高台湾泥鳅鱼体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二十碳五烯酸(DH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的相对含量。不同脂肪源饲料对于台湾泥鳅硬度、胶着性影响不显著,对弹性与咀嚼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棕榈油组中弹性和咀嚼性较高。研究表明,鱼油和棕榈油可以作为台湾泥鳅饲料的脂肪源,鱼油有利于提高鱼体中n-3 PUFA含量,棕榈油有助于提高鱼体肌肉的弹性;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对其生长性能不如前两者。

分类号: S966.4

  • 相关文献

[1]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黑鲷幼鱼生长和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季文娟. 1999

[2]饲粮脂肪源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杨颖,张铁涛,岳志刚,郑培和,曲勃,邢秀梅. 2014

[3]不同体色福瑞鲤2号的肌肉品质. 龚雅婷,王兰梅,朱文彬,傅建军,罗明坤,董在杰. 2024

[4]不同脂肪源对细鳞鲑生长、脂质代谢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刘洋,高坚,曹小娟,尹家胜,刘红柏. 2018

[5]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机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张媛媛,刘波,戈贤平,刘文斌,谢骏,高启平,顾夕章. 2012

[6]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李秀玲,刘宝锁,刘波,张楠,朱克诚,郭梁,郭华阳,江世贵,张殿昌. 2020

[7]不同脂肪源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露姣,施兆鸿,艾春香. 2005

[8]饲料脂肪源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鲁耀鹏,汪蕾,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郑佩华,冼健安,王安利. 2019

[9]饲粮脂肪源对冬毛期短毛黑水貂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杨颖,吴琼,荣敏,吴学壮,邢秀梅. 2014

[10]维生素E及脂肪源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梁萌青,常青,王印庚,高淳仁,王家林. 2005

[11]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形体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於叶兵,江世贵,林黑着,王煜恒,王爱民. 2012

[12]不同脂肪源日粮补充维生素E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及肉品质的影响. 孙存鑫,熊哲,周群兰,宋长友,单凡,刘波,徐宏琴. 2020

[13]建鲤极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cDNA克隆及相关定量表达分析. 刘骏恂,俞菊华,李红霞,唐永凯,李建林,于凡. 2015

[14]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和仔鱼质量的影响. 吕庆凯,梁萌青,郑珂珂,王新星. 2012

[15]饲料脂肪及不同脂肪源对鱼类的影响. 陈水春. 2008

[16]青麦仁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贺国亚,张国治,张康逸,李若昀,杨帆. 2017

[17]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禽肉重组火腿物性的影响. 陈洁,张科,杜金平,吴艳,汪兰,汪超,倪学文,姜发堂. 2010

[18]超高压处理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的影响. 张蕾,陆海霞,励建荣. 2010

[19]凝乳条件对双蛋白凝乳硬度的影响. 李丽,岳喜庆,张莉,张健,杨贞耐. 2010

[20]基于TPA模式对3个葡萄品种果实质构性能的比较. 袁军伟,赵胜建,郭紫娟,李海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