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模式对日本沼虾生长性状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金玉

作者: 唐金玉;覃宝利;叶建勇;戴杨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沼虾;放养模式;生长性状;肌肉营养组成;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54-2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3种放养处理[T1,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和少量鱼类共养;T2,与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共养;T3,与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共养]条件下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虾体的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期为淡水经济虾类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发现:日本沼虾的全长、头胸甲长、体长和体重在不同放养模式下差异显著(P<0.05),肌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6.54%~17.97%、1.86%~2.25%、0.95%~1.12%和78.69%~80.56%,粗灰分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共检出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88~73.13,不同处理间丙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共检出脂肪酸16种,不同处理间脂肪酸种类组成和C18:2 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显著;检测的9种矿物质元素(Na、K、Ca、Mg、Fe、Cu、Zn、Mn、Cr)中,Na、Mn、Fe、Zn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放养模式对日本沼虾的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具有显著影响,可能与不同放养结构和管理措施造成的养殖环境和食物资源差异有关,生产中需根据放养模式调节营养成分的添加。相较之下,日本沼虾与中华绒螯蟹和少量鱼类共养时,虾肉的鲜美程度、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相对更高,可选择该模式来改善养殖虾的营养品质。

分类号: S966.12

  • 相关文献

[1]江苏日本沼虾4个野生种群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唐金玉,叶建勇,戴杨鑫,姜爱兰,吴春. 2021

[2]云纹石斑鱼幼鱼对高能低氮饲料的适应性. 张廷廷,陈超,邵彦翔,李炎璐,于欢欢,彭士明,杨传军. 2016

[3]中草药对斑节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李卓佳,林黑着,郭志勋,冯娟,文国樑. 2007

[4]浅谈不同放养模式对海涂养鱼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国峰. 2021

[5]不同放养模式对海涂养鱼改土效果的影响. 李国峰,蒋高中. 2012

[6]日本沼虾SRAP反应体系正交设计及优化. 姚建华,傅洪拓,龚永生,吴滟,何新龙,李慧萍,乔慧. 2008

[7]长江下游日本沼虾形态特征及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刘凯,张敏莹,段金荣,徐东坡,王雯婷,施炜纲. 2011

[8]鱼粉蛋白与发酵酶解豆粕蛋白不同配比对日本沼虾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丁志丽,张易祥,叶金云,周志金,杜震宇. 2015

[9]日本沼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孙盛明,戈贤平,傅洪拓,朱健,张世勇. 2014

[10]饲料糖脂比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及肝胰腺代谢酶活性、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江婷琪,余王舒,赵小曼,任次成,谢鹏鹏,孔有琴,张易祥,叶金云,丁志丽. 2018

[11]日本沼虾中氨基脲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宋蓓,程波,宋怿,赵凤娇,王赛赛. 2018

[12]花生四烯酸对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丁志丽,曹访,罗娜,孔有琴,张易祥. 2017

[13]露水草粉碎粒度和添加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张易祥,丁志丽,吴成龙,明建华,杨霞,邵仙萍,孔有琴,叶金云. 2018

[14]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 孔有琴,丁志丽,张易祥,罗娜,叶金云. 2017

[15]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组蛋白酶B基因克隆及其在组织和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赵卫红,陈立侨,王资生,张凤英,齐志涛. 2015

[16]共轭亚油酸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丁志丽,孔有琴,张易祥,杜震宇,罗娜,曹访,李景芬,叶金云. 2017

[17]饲料亚麻酸含量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性能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 罗娜,丁志丽,张易祥,孔有琴,吴成龙,姜志强,叶金云. 2017

[18]日本沼虾-渔稻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杭勇,冯晓宇,戴杨鑫,王力,唐金玉. 2020

[19]饥饿对日本沼虾生长和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志华,谢松,王军霞,陈大庆. 2007

[20]停乳链球菌对日本沼虾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赵卫红,张凤英,於叶兵,王资生,齐志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