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冬小麦渗灌覆盖的增产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玲玲
作者: 刘玲玲;张松令;李红玲;王丽萍;闫淑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渗灌;覆盖;增产效应
期刊名称: 小麦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18-21
摘要: 三年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露地条播种植方式相比,旱区冬小麦地下渗灌与膜上穴播栽培技术体系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节水增产效应,提高水分利用率,小麦植株发育健壮,干物质积累增多,分蘖成穗增加,群体光合能力增强,更为显著的是产量三因素中,每公顷成穗增加了93.0万,穗粒数平均增加1.8粒,千粒重提高了2.1g,每公顷增产2127.0kg,增产率为47.58%,净增产值1265.1元。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渗灌条件下覆盖对旱区冬小麦增产效应研究. 刘玲玲,张松令. 2001
[2]渗灌条件下果园覆盖的保水效果及对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路超,李絮花,董静,宋震震,王洪飞,徐久凯. 2013
[3]旱地小麦渗灌的节水节肥增产效应. 张松令,刘玲玲. 2002
[4]旱地玉米秸秆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 刘巷禄. 1990
[5]深层渗灌对冬小麦蒸散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文品,王志敏,陈晓丽,王利春,薛绪掌,孙维拓,郭文忠,李友丽,陈菲. 2016
[6]长江流域冬小麦氮磷钾肥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黄晓萌,徐新朋,何萍,王秀斌,杨兰芳,仇少君,赵士诚,周卫. 2020
[7]麦田施用多效唑的增产效应. 张定一,徐兆飞. 1991
[8]冬小麦后期补施氮钾增产效应分析. 党建友,姬虎太,张定一,裴雪霞. 2000
[9]起垄种植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王彩萍,左联忠,杨文龙,赵吉平,许瑛. 2002
[10]大尺度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增产效应. 邢素丽,杜金钟,刘孟朝,贾良良,刘学彤,赵士诚. 2019
[11]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2]玉米鲜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拔节前土壤温度效应. 李岩华,闫金龙,霍成斌,冯丽云. 2019
[13]不同水分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俊鹏,刘祖贵,孙景生,申孝军,刘小飞. 2015
[14]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土壤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15]施肥和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斌,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16]降雨特性和覆盖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刘战东,高阳,刘祖贵,段爱旺. 2012
[17]施肥和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花后干物质转移、糖代谢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玉龙,周刚,汪恒兴,周洁. 2017
[18]模拟降雨条件下覆盖方式对冬小麦降水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高阳,巩文军,段爱旺. 2011
[19]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的影响. 姬景红,张玉龙,张玉玲,虞娜,王伟承. 2009
[20]辽西半干旱地区果树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张俊生,肖德平,邓广智,于桂霞,祁崇祝,郑娟.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设施环境及比久对夏季快菜幼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雨晗;胡丽萍;伍纲;王星;夏婷;王丽萍;梁浩
关键词:快菜;植物工厂;夏季育苗;温室;比久
-
不同营养液温度对植物工厂生菜品质及干烧心的影响
作者:谢沛宁;武占会;王宝驹;刘宁;梁浩;王丽萍;佟静
关键词:生菜;植物工厂;根区温度;干烧心;营养品质
-
紫花苜蓿低温诱导蛋白MsLTI65的分离及其对不同逆境的响应
作者:周昕越;王丽萍;蒋庆雪;马晓冉;仪登霞;王学敏
关键词:紫花苜蓿;MsLTI65;基因克隆;表达分析;抗体;非生物胁迫
-
蝶豆花青素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田程飘;黄惠芳;李慧敏;黄秋伟;黄燕婷;王丽萍
关键词:蝶豆;花青素;稳定性;染色米饭
-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采收期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成分差异
作者:田程飘;龙凌云;刘功德;叶雪英;谢秀萍;檀小辉;王丽萍
关键词:紫黑香米;普通大米;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代谢途径
-
叶面喷施钙肥对生菜品质及干烧心的影响
作者:谢沛宁;佟静;武占会;王宝驹;梁浩;季延海;丁海凤;王丽萍
关键词:生菜;氯化钙;植物工厂;叶面喷施;干烧心
-
壳寡糖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汝甲荣;明立伟;李志新;张金鹏;赵雪;刘玲玲;李长辉
关键词:玉米;壳寡糖;生物菌剂;农艺性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