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洪哲
作者: 赵洪哲;范峻豪;李新培;王昊;关平原;温永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MAb);直标荧光抗体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287-2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单克隆抗体(MAb)及其直接荧光标记抗体,本试验用纯化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Ht01株免疫雌性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其血清效价,取抗体效价达标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并进行2次亚克隆后注射入小鼠腹腔制备单抗腹水。利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腹水,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其活性,用SDS-PAGE试验测定其纯度。经活性、纯度检测合格后,采用搅拌法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偶联;用葡聚糖G-25 Medium介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本研究共获得2株能够稳定分泌IgG1类型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和一种直接荧光抗体,分别被命名为BMAb11、BMAb20、DB11。稳定性试验表明,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稳定性好。ELIS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单克隆抗体和直标荧光抗体均与BVDV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它们的特异性较好。经ELISA鉴定,腹水抗体效价达到1∶12 800。直接荧光抗体荧光素与蛋白的摩尔比(F/P)为3.34,标准值在2.0~4.0之间,符合标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和直标荧光抗体可用于BVDV的检测,为BVDV的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653
- 相关文献
[1]巴泰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朱翔宇,史宁,李丽霞,蔡熙姮,刘昊. 2020
[2]小鼠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抗兔IgG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王远程,郭军,蔡少华. 1991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刘静静,王永山,欧阳伟,夏兴霞,潘群兴,王晓丽,毕振威,诸玉梅,朱瑞良. 2014
[4]牛分枝杆菌MarP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林伟东,隋修锟,王召阳,贾红,房立春,王海春,朱良全,鑫婷. 2019
[5]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刘欢,李娜,周雪平,任春梅,程兆榜,吴建祥. 2015
[6]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究Ⅰ.分泌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夏兴霞,刘洁,王永山,诸玉梅,欧阳伟,何孔旺,张雪寒. 2009
[7]不同生物型BVDV的NS2-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智杰,刘占悝,刘泽余,孙飞雁,郭利. 2020
[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任亚初,朱彤,楚会萌,程凯慧,解晓莉,张亮,孙阳阳,杨宏军. 2019
[9]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对宿主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 李家伟,李健友,王超,张淑琴,程世鹏. 2017
[10]苦马豆素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 郝宝成,武凡琳,邢小勇,项海涛,温峰琴,王学红,权晓弟,胡永浩,梁剑平. 2014
[1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黄新,宋天增,杨井泉,薄新文,钟发刚. 2012
[1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致犊牛腹泻的研究. 王丹阳,王旭荣,张康,王海瑞,王磊,张景艳,张凯,李建喜,王学智. 2018
[13]分泌抗BVDV McAb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王新华,沈敏,周鹏飞,钟发刚,温建新. 1999
[1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在绵羊垂直感染中的抗原分布. 钟发刚,王新华,沈敏,温建新,田晶华. 2002
[15]基于重组E2蛋白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张宜宸,孙明军,邓昌顺,丁家波,徐宝梁,陈磊,全春兰,赵康,范学政,秦彤. 2024
[16]宿主蛋白SPCS1通过外泌体途径介导BVDV复制的研究. 张成远,魏玉荣,陈俊贞,杨莉,李泽宇,李紫仟,付强,史慧君. 2024
[17]TRAF2和SNED1基因敲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 刘芯怡,权冉,刘昱成,陈俊贞,倪慧莹,付强,史慧君. 2024
[18]bar基因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龙丽坤,李葱葱,张明,李飞武. 2014
[19]新城疫病毒ClassⅠ强毒株L基因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韦娜娜,于洋,陈鸿军,仇旭升,于圣青. 2012
[20]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ci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赵银丽,王建华,王自良,滕蔓,刘庆堂,邓瑞广,范国英,张改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切花郁金香设施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王昊;朱紫檀
关键词:郁金香;切花;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
食叶草研究进展
作者:刘威;蔡卫佳;王昊;罗桂杰;刘旭
关键词:食叶草;研究现状;认可度;引种栽培;集约化;规模化;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盐碱地改良
-
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黑土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王昊;胡荣桂;林杉;高洪军;徐明岗;张文菊;邬磊
关键词:长期施肥;碳氮组分;N2O;土壤团聚体;偏最小二乘法路径分析模型(PLS-PM)
-
老挝厚叶沉香中1个新的2-(2-苯乙基)色酮和木脂素杂合物及其抑制一氧化氮作用
作者:李薇;王昊;董文化;曾军;袁靖喆;王雅丽;吴妃;梅文莉;戴好富
关键词:沉香;厚叶沉香;厚叶沉香醇;2-(2-苯乙基)色酮;杂聚体;抑制一氧化氮产生活性
-
斯里兰卡瓦拉沉香中2个新的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
作者:陈乐瑶;盖翠娟;蔡彩虹;王昊;李薇;戴好富;梅文莉;陈惠琴
关键词:瓦拉沉香;5,6,7-三羟基-2-(2-苯乙基)-四氢色酮;酪氨酸酶抑制;新化合物
-
沉香历代香谱考证和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董文化;王昊;李薇;曾军;黄圣卓;王雅丽;云翠鸿;梅文莉;戴好富
关键词:沉香;香气成分;香气特征;香气轮廓;研究进展
-
基于白木香转录组的SSR序列特征分析
作者:向琳;曾军;王昊;李薇;董文化;戴好富;梅文莉
关键词:白木香;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序列特征;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