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黄土高原旱作区干旱灾害特点及抗旱救灾农作制度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绪成
作者: 张绪成;朱润身;樊庭录;侯惠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作区;干旱气候;抗旱救灾;农作制度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09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1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分析甘肃省中东部黄土高原旱作区当前干旱灾害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干旱灾害和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农田系统抵御干旱灾害能力的影响。认为抗旱减灾农作制度必须以科学轮作的作物体系、耕地质量保育和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体系为支撑点。只有建立基于多样化的作物体系、秸秆还田、科学轮作、垄沟种植、二元覆盖和少免耕技术的农作制度,协调农田生产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甘肃省中东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抗旱救灾和农田生产力持续提高的目标。
分类号: S423
- 相关文献
[1]阿克苏干旱地区林果园套种黑木耳技术. 蔡为明,叶祥发,范丽军,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沈颖越. 2018
[2]干旱气候条件下滴灌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 张兴飞. 2012
[3]干旱气候条件下Priestley-Taylor方法应用探讨. 刘晓英,林而达,刘培军. 2003
[4]西藏中部农区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研究. 金涛,尼玛扎西. 2010
[5]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型农作制度——兼论沿江地区耕作制度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刘建. 2001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董玥,武明宇,孙大为,张淼. 2018
[7]浙江省创新农作制度:"水果甜玉米-晚稻"水旱轮作高值化栽培技术. 赵福成,蔡仁祥,周政法,谭禾平,韩海亮,包斐,王桂跃. 2020
[8]湖北省农作制度的优势和发展分析. 夏松波,胡人荣,杨新笋. 2000
[9]西藏农作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发展. 贺桂芹,杨改河,金涛,冯永忠. 2007
[10]湖南省稻田农作制度的问题与发展. 李超,汪柯,肖小平. 2016
[11]机械套种包衣玉米对北疆农作制度的影响分析. 肖华,刘景德,王文静,朱继正. 2002
[12]我国农作区资源节约农作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李玉义,赵永敢. 2011
[13]节水高效农作制度及技术规程评估决策平台. 赵瑞雪. 2005
[14]关于优化棉田农作制度的思考. 唐海明,汤文光,汪柯,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2017
[15]水稻生长生理生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Ⅰ、水稻品种光温发育模拟. 朱德峰,章秀福,程式华,潘军,孙仁清,戚昌瀚. 1989
[16]南方稻田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邹冬生,屠乃美,张武汉,孙玉桃,杨光立. 2003
[17]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建立现代集约生态型农作制度技术体系. 赵强基. 2001
[18]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位国建,荐世春,方会敏,彭强吉,牛萌萌. 2019
[19]不同叶面肥对旱作区胡麻经济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张炜,陆俊武,曹秀霞,钱爱萍,剡宽将. 2018
[20]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谢成俊,王平,陈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立式深旋松耕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于显枫;张绪成;黄伟;雷康宁;缪平贵;方彦杰;马一凡;王红丽;侯慧芝;ZHANG Guoping
关键词:马铃薯;有机肥替代;阶段耗水量;化肥偏生产力;水肥利用效率;产量
-
白膜覆盖下增效氮肥对春玉米土壤质量、微生物代谢和生态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杨睿哲;杨泽;徐灵颖;张璟玥;王菊;张绪成;王红丽;李廷亮;王朝辉;李紫燕
关键词:覆膜;增效氮肥(EENFs);土壤质量(SQI);微生物代谢特征;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EMF)
-
中药材秸秆基质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娟宁;师丽丽;张海杰;徐靖岚;刘全亮;石建业;姚乔花;张绪成;韩儆仁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产量
-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旱地地膜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毛伟滔;张绪成;马明生;柳燕兰;尹嘉德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降解膜覆盖;有机肥替代;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
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的鉴定及自毒效应研究
作者:马绍英;陈桂平;王娜;马蕾;连荣芳;李胜;张绪成
关键词:豌豆;自毒物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自毒效应
-
甘肃寒旱农业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张绪成;方彦杰
关键词:寒旱农业;生产现状;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研究方向;甘肃省
-
基于APSIM模型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施氮深度对旱地小麦的产量效应
作者: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马明生;雷康宁;郭宏娟
关键词:APSIM模型;施氮深度;降雨年型;变异系数;可持续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