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籼型两系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爽

作者: 吴爽;李晓兵;杜士云;江建华;王辉;王德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两系不育系;配合力;遗传率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6 期

页码: 22-23+64

摘要: [目的]通过对6个籼型两系不育系的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探讨其育种利用情况。[方法]以6个籼型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36个F1,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结果]不育系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6个不育系对所配组合的株高、单株谷重等8个性状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WA918S是一个较理想的不育系,新二S可利用其一般配合力,广茉S、1892S可利用特殊配合力,从而选育出强优势组合。[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这些不育系提供理论支持。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育种应用分析. 张现伟,唐永群,李超明,姚雄,肖人鹏,杨光荣,段秀建,李经勇. 2016

[2]彩色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张美冬,詹先进,蓝家样,张兴中,陈全求,黄云. 2009

[3]利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优质水稻两系不育系EH1S. 刘凯,李三和,徐华山,陈志军,杨国才,游艾青. 2019

[4]籼粳型两系不育系中智2S的选育及应用. 毛一剑,李春生,王小琦,吴荣梁,王跃星. 2021

[5]粳型实用两系不育系选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培德,徐华山,陈胜兵. 2014

[6]华南稻区低纬度气候带两系不育系高产繁殖技术研究. 刘驰,刘伟定,张月雄,秦钢,马增凤,黄大辉. 2025

[7]水稻品种抗裂颖资源的筛选与初步研究. 朱伟,童继平,吴跃进. 2004

[8]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 赵芳明,钟秉强,查仁明,谢戎,余国东,李经勇,何光华. 2008

[9]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10]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黔209A配合力分析. 龙江辉,向关伦,甘雨,郭慧,王际凤,杨占烈,郝留根. 2017

[11]水稻三系不育系香209A的配合力分析. 杨占烈,姜萍,余德涛. 2011

[12]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陈忠明,王秀娥. 2005

[13]水稻叶源量的调节与遗传分析. 曹树青,陆巍,张荣铣,陈国祥,邓志瑞,唐运来,龚红兵,杨图南. 2002

[14]杂交水稻不育系紫A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甘雨,向关伦,黄宗洪,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1

[15]水稻生态育种新发展——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超优势稻的选育研究. 黄耀祥. 2003

[16]水稻籽粒的灌浆研究——Ⅱ、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 1995

[17]基于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基因组预测. 王欣,马莹,胡中立,徐辰武. 2019

[18]水稻特异株型材料7N5改良系R456配组的3个新组合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 孙灿慧,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2

[19]籼型染色体置换片段在杂交粳稻中的配合力分析. 余传元,江玲,肖应辉,翟虎渠,万建民. 2008

[20]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