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亚宁

作者: 郭亚宁;高雪;杨公社;许尚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肉质性状;脂肪代谢;背膘厚;肌内脂肪沉积;PPAR、UCP、LPL;FABP、PPARγ、M

期刊名称: 家畜生态学报

ISSN: 1673-1182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101-106

摘要: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性状必须使用昂贵的同胞测验才有助于育种工作,而用DNA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使产肉量和肉质得以同步提高。本文从影响脂肪代谢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解偶联蛋白基因(UCP)、脂蛋白脂酶基因(LPL);从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基因、PPARγ、MI基因;从影响背膘厚的黑色素皮质素受体基因(MCR)、激素敏感脂酶基因(HSL)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肉质性状的基因进行综述。

分类号: S813

  • 相关文献

[1]日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利木赞杂交肉牛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薛丰,郭晓旭,郭望山,任丽萍,孟庆翔. 2010

[2]基于GEO数据库筛选与水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梁莎莎,于农淇,卢瑛,李厅厅,鄢胜飞,黄健,谭正准,黄荣春,李辉,潘伟军,覃广胜. 2023

[3]猪背膘厚与各阶段繁殖性能关系的综述. 郑梓,李平,闫峻,穆淑琴. 2016

[4]母猪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调控方法. 董斌科,李良华,武华玉,孙华,彭先文. 2019

[5]“硒都黑”生长育肥猪适宜能量水平的研究. 黄少文,魏金涛,杨雪海,张巍,赵娜,梅书棋,李良华,陈芳. 2018

[6]家畜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B超测量技术. 周振勇,张杨,李红波,张金山,闫向民,李娜,袁理星,杜玮. 2014

[7]猪瘦肉生长性状的研究与进展. 杨前平. 1998

[8]氯前列醇钠、产前背膘厚及便秘对后备母猪同期分娩效果的影响. 高红梅,刘运鹏,张龙超,王立刚,赵福平,刘欣,侯欣华,颜华,翁士乔,田见晖,王立贤. 2021

[9]猪的活体超声波评估技术与方法. 刘敬顺,包杰,张豪. 2003

[10]母猪妊娠期采食水平对其背膘厚和泌乳期采食量的影响. 呼红梅,王诚,张印,王彦平,郭建凤,武英. 2014

[11]B超活体测定牦牛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的研究. 郭宪,裴杰,保善科,吴晓云,赵索南. 2015

[12]我国主要肉牛品种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安炳星,张路培,段星海,张家春,赵屿姗,熊兰玲,朱波,李岩,徐凌洋,袁维峰,张军民,李俊雅,高会江. 2020

[13]温带气候条件下母猪品种和体况对其繁殖性状的影响. 呼红梅,王诚,张印,王彦平,郭建凤,武英. 2015

[14]利用配对RNA-seq数据筛选显著差异背膘厚度松辽黑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 侍玉梅,马骏,赵延辉,原佳妮,沈奥,曹永春,盛熙晖,邢凯,白立景,翟丽维,王楚端. 2023

[15]牛LPL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肉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郭艳青,许尚忠,孙宝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16]不同屠宰期对地方猪猪肉品质的影响. 毛翠,姜富贵,陈雪梅,李祥明,张华杰,盛清凯. 2017

[17]莱芜猪胴体重、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 任一帆,高世超,赵雪艳,王彦平,李菁璇,张传生,王继英. 2021

[18]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王重龙,陶立,张勤,张东红,李庆岗,刘卫东. 2005

[19]猪MC4R基因Asp298Asn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商品猪背膘厚的关系. 杨晓慧,刘源,唐辉,张宁波,武英,魏述东,姜运良. 2008

[20]国外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与猪的遗传改良. 王立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