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对旱地覆膜春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碱解氮累积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嘉德

作者: 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于显枫;王红丽;方彦杰;张国平;雷康宁;马一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膜覆盖;化肥基施;有机肥;干物质积累;土壤氮素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79-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瘠薄的土壤、较低的氮肥固持率和传统的一次性基施化肥制度造成覆膜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氮供需不平衡,引起早衰和水分生产潜力限制的问题。于2016—2017年,在陇中雨养农业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化学肥料氮磷钾肥按照传统施肥量相同基施的情况下,布置全膜覆土(PMS)、全膜覆土+高量有机肥(PMO)、裸地(CK)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土壤碱解氮变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特征方面,PMO较PMS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平均提高11.93%,进一步提高拔节—抽穗和灌浆—成熟阶段干物质量累积速率,干物质累积量最大增长速率及生育期平均增长速率分别提高11.53%和11.42%,快速生长期无显著延长;PMO较PMS和CK处理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2.79%和43.73%,0—5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SA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10.67%和42.80%;PMO较PMS播前至收后0—50 cm土层SAN累积量降低幅度减少111.15%和增加SAN下移趋势;与PMS相比,PMO进一步优化产量构成,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但显著降低氮素偏生产力和增加收后土壤SAN累积量。因此,化肥和高量有机肥基施可提高半干旱区覆膜小麦干物质累积速率和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扬花后低氮素限制,促进增产,但增加土壤氮素残留量,可以通过合理减施措施加以调控。

分类号: S153%S512.12

  • 相关文献

[1]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历艳璐,王俊鹏,于欣志,魏宏磊,陈麒宇,赵洪祥,徐晨,边少锋,张治安. 2022

[2]花生覆膜“W”栽培法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宋传雪,高华援,赵长星,王月福,张晓军. 2014

[3]旱地小麦套种花生粮油双高产技术研究. 姜善涛,李安东,马京波,成波,郑亚萍. 2004

[4]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闫志利,郭丽琢,方子森,杨建春,高俊山,刘继祖,杨继忠,牛俊义. 2012

[5]不同有机肥对西洋参根干物质积累及内在质量的影响. 赵亚惠,王铁生,王化民,孟繁莹,郭崇民,刘春华,赵景辉. 1993

[6]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产量及其植株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刘功朋,张玉烛,刘洋,李超,杨光立,汤文光,肖小平. 2014

[7]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李亚飞,张翔,李亮,司贤宗,索炎炎,李倩,程培军,徐凤丹,李琦. 2022

[8]硫脲用量对菠菜生理指标及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陈子聪,何春梅,王煌平,罗涛. 2008

[9]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0]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及土壤氮素转化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吴延寿,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 2006

[11]保护地蔬菜土壤氮素研究的现状. 王根林,魏玉田,姬景红,李玉梅. 2009

[12]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3]基于调制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土壤养分近场遥测方法研究. 矫雷子,董大明,赵贤德,田宏武. 2020

[14]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 李凤霞,王长军. 2018

[15]PAC对谷子花后土壤氮素供应和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王琦,许艳丽,闫鹏,董好胜,张薇,卢霖,董志强. 2023

[16]豆科冬绿肥水氮复合效应分析. 秦文利. 2021

[17]儋州市橡胶园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 吴敏,吴炳孙,韦家少,何鹏,覃怀德,王大鹏,高乐. 2013

[18]硝化抑制剂DMPP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俞巧钢,殷建祯,马军伟,邹平,林辉,孙万春,符建荣. 2014

[19]文昌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曾迪,魏志远,刘磊,漆智平. 2010

[20]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于淑芳,杨力,张民,吴文良,巨晓棠,田叶.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