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新青1号产量稳定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志刚

作者: 雷志刚;王业建;梁晓玲;阿布来提;韩登旭;杨杰;李铭东;郗浩江;闫秀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贮玉米;新青1号;产量;稳定性分析

期刊名称: 草食家畜

ISSN: 1003-6377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27-30+44

摘要: 为了探讨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新青1号的产量潜力和适应范围,采用DPS系统,按S.A.Ebechart和W.A.Russel提出的品种稳定性参数法,评估新青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为品种推广及合理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新青1号全株生物产量5 254.57 kg/666.7 m~2,比对照新多2号增产21.6%,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位于参试品种首位。变异系数3.042579,回归系数1.2397。说明新青1号在参试品种中丰产性最好,增产潜力最大,稳定性最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分类号: S513`S548

  • 相关文献

[1]优质青贮玉米新青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梁晓玲,雷志刚,阿布来提,冯国俊,李进,李铭东. 2004

[2]对部分柞蚕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的探讨与分析. 孟宪民,徐亮. 2005

[3]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4]广州花生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及分析. 徐杨玉,钱兆军,刘浩,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鲁清,李少雄. 2022

[5]小麦区域试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 张斯梅,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许博,陈涓. 2012

[6]镇江丘陵地区青饲玉米“新青1号”高产栽培技术. 刘泉,刘伟忠,花卫华,徐志伟,刘照亭. 2013

[7]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谯记,娄芬,杨西友,熊俊,甘小波,蔡一鸣. 2018

[8]密度对龙青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树军,孙太靖,金玲. 2009

[9]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邵凤武,刘俊云,赵居生,黄纯雄,刘玉泉,毕艳,史忠伟. 2005

[10]不同入水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段震宇,张小伟,王婷,桑志勤,王友德,陈树宾,郭斌,李玉梅. 2018

[11]施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汤晓昀,李志强,吕军,刘瑜,高志建. 2017

[12]不同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青贮产量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白岚方,张向前,王瑞,王雅楠,叶雪松,王玉芬,李娟,张德健. 2020

[13]内蒙古五原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王瑞珍,李彬瑞,刁生鹏,刘润平. 2019

[14]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亚娇,马培杰,吴佳海,牟琼,覃涛英,王晓强,马宁,张蓉,李德芳,朗永祥,吴有松,田应学,韩永芬. 2019

[15]赤峰地区11个青贮玉米品种品质的比较研究. 潘翔磊,梁庆伟,张晴晴,李清泉,娜日苏,杨秀芳. 2022

[16]巴彦淖尔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系)产量比较研究. 康洪彪,张春,王瑞莲,王艺煊,许有光,杨毅成,李成,王兆娟,宋剑君. 2020

[17]不同种植密度对齐齐哈尔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 徐婷,樊景胜,连永利,曲忠诚,赵索,徐莹莹,高盼,杨慧莹. 2020

[18]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贾梦杨,姚泽英,李长青,王璐,王激清,刘贵河,杨俊刚. 2020

[19]冀西北坝上青贮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贾梦杨,王激清,王璐,李长青,刘贵河,杨俊刚. 2020

[20]灌溉模式与种植方式对河西地区青贮玉米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董姗,王皓,贾倩民,常生华,ShahzadAli,刘永杰,张程,侯扶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