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诊断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丹

作者: 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张哲;刘龙海;张亚茹;张莉莉;李宏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PCR;奶牛;乳房炎;病原菌

期刊名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ISSN: 2095-3887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47-49+54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常见多发病,不仅给乳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乳品质量,危及人类健康。目前,对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大部分奶牛场基本都是在不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造成病原菌耐药性增加,治疗效果下降。为了有效治疗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早期快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乳房炎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灵敏度低及无法检测抗生素乳样中病原菌等缺陷,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检测方法。作者对目前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普通PCR法、多重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巢氏PCR诊断法以及PCR检测试剂盒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未来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快速、特异、敏感的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2018年天津市原料奶细菌总数、体细胞数及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基因调研报告. 刘景喜,张进,芦娜,李爱琴,彭传文,郝东升,周娟,陈龙宾,刘壮. 2020

[2]苏北地区某奶牛场乳房炎顽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蒋临正,徐悦,林志平,马芳,邢光东,周明旭,卢宇. 2020

[3]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朱宁,赵艳坤,陈贺,王富兰,王帅,李应彪. 2020

[4]中兽药乳黄消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与乳汁中细菌变化规律相关性研究. 严勇,李新圃,武小虎,张行,丁学智,严作廷,王胜义,王旭荣,李宏胜. 2020

[5]甘肃省某奶牛场肠杆菌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王海瑞,王旭荣,张景艳,王磊,曹明泽,李建喜,王学智. 2016

[6]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刘龙海,张哲,张亚茹,张莉莉,李宏胜. 2017

[7]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及病原菌调查. 罗金印,李宏胜,李新圃,杨峰. 2015

[8]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张亚茹,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张哲,刘龙海,王丹,李宏胜. 2016

[9]“乳康2号”对奶牛细菌性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李宏胜,李新圃,郁杰,罗金印,韩福杰,徐继英,刘琪平. 2008

[10]我国部分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细菌学调查.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郭福存,陈炅然,蔡二奇. 2002

[11]安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杨永新,程广龙,赵瑞宏,陈胜,赵辉玲. 2009

[12]天山北坡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康立超,卢春霞,刘长彬. 2015

[13]16S-23S rDNA间隔区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曹随忠,杜立新,赵兴绪. 2005

[14]16S-23SrDNA间隔区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曹随忠,杜立新,赵兴绪. 2005

[15]新型吸管式药敏检测盒的制备及在奶牛乳房炎诊治中的初步应用. 白华,齐静,胡明,胡欣欣,朱义梅,朱小玲,刘玉庆,吴聪明. 2012

[16]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善瑞,王长法,高运东,杨少华,仲跻峰,赵宏坤. 2008

[17]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张艳,冯万宇,徐馨,薛沾枚,刘雪松,张备,李平,吴宪,陈亮,史同瑞. 2022

[18]奶牛乳房炎及其对奶业生产的影响. 刘晓松. 2003

[19]基于芯片数据和整合分析研究奶牛乳房炎的关键通路. 赵静,陈振亮,王振,张哲,肖倩,管毓渝,孙浩,刘光磊,张向喆. 2016

[20]奶牛乳房炎的生物学防治. 项开合,张乃生,肖连明,聂玉霞.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