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植物多样性对比研究-以川中丘陵区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业田

作者: 潘业田;陈玥;吴茜;刘朔;张翠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林窗;柏木低效林;植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绿色科技

ISSN: 1674-9944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69-75

摘要: 林窗是森林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也是森林群落演替过程的重要环节,对生态系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为研究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生物多样性,2021年3月砍伐形成50、100、150、200 m24种面积的林窗,并设置CK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7月2次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大小林窗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分析,在自然更新状态林窗中共记录植物11892株,49种,分属46属27科,在人工更新状态林窗中共记录植物15325株,56种,分属52属31科。分析结果表明,以人工更新状态下和自然更新状态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为指标进行评价,柏木林窗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在人工更新状态下优于自然更新状态下的林窗。因此,合理地进行间伐、树种引入、上层透光抚育等结构调控改善林分结构,有助于提高林分生物多样性,是柏木低效林经营的方向。

分类号: S718.54

  • 相关文献

[1]子午岭油松林林窗生态更新研究. 杨君珑,王辉,王彬. 2008

[2]秦岭中龄华山松群落林窗特征初步研究. 兰国玉,雷瑞德,安锋,陈伟. 2005

[3]秦岭华山松种群格局规模与林窗特征. 兰国玉,雷瑞德,安锋,赵永华,陈伟. 2006

[4]人为活动对四川中部丘陵区村级景观的能流研究. 丁海萍,李首成,韩敬,刘文全,郑顺林. 2006

[5]播期对川中丘陵区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 陈红琳,郭娟,王昌桃,刘定辉. 2019

[6]川中丘陵区水源地滨岸缓冲带自然植被调查与分析. 王文国,苏小红,何明雄,潘科,胡启春. 2012

[7]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燮京,王昌桃. 2010

[8]川中丘陵区近60 a主要气象因子变化趋势研究. 崔宁博,李晨,胡笑涛,龚道枝. 2016

[9]不同施肥制度的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田N_2O排放特征. 刘学锋,王一,李冬兵. 2012

[10]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沈学善,黄钢,李明,张聪,阎文昭. 2015

[11]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王君勤. 2015

[12]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优化方案. 杜林,李燕,赵后娟,李红梅,何立群,刘可心,魏明,唐海涛. 2020

[13]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研究. 吴萧. 2003

[14]沱江流域典型农业小流域氮和磷排放特征. 王宏,徐娅玲,张奇,林超文,翟丽梅,刘海涛,蒲波. 2020

[15]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关系研究. 莫太相,李孝东,张庆玉,张冀,田丽,杨玉敏,唐莲. 2013

[16]川中丘陵区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呼吸特征. 向成华,王谢,胡庭兴,陈刚. 2016

[17]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现状、问题与建议-以绵阳市安州区为例. 杨泽鹏,陈红琳,郑盛华,万柯均,敖玉琴,王昌桃,沈学善,刘定辉,陈尚洪. 2023

[18]用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 2016

[19]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分析. 沈学善,屈会娟,王宏,都栩,王晓黎,黄静玮. 2018

[20]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 王守光,崔宁博,赵璐.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