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砖红壤果园长期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秋芳

作者: 赵秋芳;魏长宾;马海洋;王成艳;马智玲;严程明;汤昕明;冼皑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砖红壤;果园生草;土壤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5 年 38 卷 001 期

页码: 145-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热带砖红壤典型果园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为砖红壤果园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和有机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热带砖红壤番石榴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NG)、热研2号柱花草(Re)、Ubon柱花草(Ub)4个处理,对果园长期生草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5年长期果园生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0.25~2.00和0.053~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R0.25、MWD和GWD,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但对20~40 cm土层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Re、Ub和NG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55.0%、37.3%和24.8%,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28.1%、42.7%和25.0%。柱花草(Re和Ub)处理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中>2 mm和0.25~2.00 mm粒级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结论】研究表明热带果园长期生草特别是种植柱花草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提高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

分类号: S153.6%S156.6

  • 相关文献

[1]间作白三叶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碳含量的影响. 王英俊,李同川,张道勇,贾曼莉,李会科,曹卫东. 2013

[2]免耕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研究:Meta分析. 徐艺萍,饶越悦,孟艳,温媛,孟维伟,王旭清,李宗新,刘开昌,代红翠. 2024

[3]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 2024

[4]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2015

[5]施用有机肥提升不同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差异性. 陆太伟,蔡岸冬,徐明岗,高强,孙楠,张文菊. 2018

[6]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 2014

[7]长期不同施氮量下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姚俊红,武俊男,王呈玉,崔炎田,高云航,孙嘉璐,刘淑霞. 2024

[8]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影响. 甘安琪,姜佳昌,李霞,王依婷,徐天宇,牛得草,杨晓霞,董全民,郭丁. 2024

[9]基于组内-组间主成分分析的土地利用与团聚体有机碳关系的研究. 廖洪凯,李娟,龙健,刘灵飞,杨华. 2015

[10]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赵炳地,张久明,朱莹雪,匡恩俊,袁佳慧,迟凤琴,孙磊,李宁. 2025

[11]基于可视化分析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与热点. 李天姿,张彦军,邹俊亮,于媛,李晶. 2024

[12]苹果园生草对土壤矿质营养影响的研究. 杨华,吴亚维,韩秀梅,宋莎,罗昌国. 2016

[13]果园生草对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王依,陈成,雷玉山,徐明. 2017

[14]丘陵岗坡地果园土壤管理方式的探讨. 阎永齐,芮东明,刘亚柏,丁剑英,蒋水平. 2008

[15]桃园生草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郭磊,宋宏峰,俞明亮,张斌斌,汪晨雨. 2017

[16]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冀中锐,李建,史根生,郝华正. 2018

[17]河北省果园生草生态功能和草种选择. 秦文利. 2021

[18]陇东旱塬苹果果园农户生草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龙刚,蒋成芳,刘兴元,张文娥,王自奎,李峻成,沈禹颖. 2017

[19]山楂旱作栽培果园生草和保水剂应用试验. 刘丽,孙俊宝,王红宁,张生智. 2020

[20]果园生草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功能. 秦文利.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