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MS/MS法同时检测葡萄和土壤中2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文源

作者: 黄文源;董丰收;吴小毛;潘兴鲁;吴小虎;徐军;刘新刚;郑永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葡萄;土壤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20 年 05 期

页码: 512-5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UPLC-MS/MS,建立了葡萄和土壤中同时测定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葡萄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水MgSO4+乙二胺-N-丙基硅烷+C_(18)固相分散剂净化,土壤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水MgSO_4+C_(18)固相分散剂净化,UPLC BEH C_(18)色谱柱分离,三重四极杆电喷雾质谱检测。在质量浓度0. 01~5. 0 mg/L范围内,葡萄和土壤基质中两种杀菌剂的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在葡萄和土壤中添加0. 1~5. 0 mg/kg的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回收率为88. 1%~109. 2%,相对标准偏差为1. 4%~6. 4%。该方法适用于葡萄中和土壤中同时快速检测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残留。

分类号: X830`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嘧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研究. 梁京芸,王玉涛,刘涛,王文博,李增梅,苑学霞,李瑞菊,邓立刚,张树秋. 2015

[2]黄瓜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同步检测及其降解分析. 洪思慧,佘永新,张超,曹晓林,郑鹭飞,王珊珊,金茂俊,邵华,金芬,劳水兵,闫飞燕,王静. 2018

[3]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俞建忠,陈列忠,侯佳音,俞瑞鲜,胡秀卿,赵学平. 2020

[4]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氯啶菌酯残留. 魏进,张盈,李汶锟,秦立新,段婷婷. 2016

[5]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玉米及其土壤中烟嘧磺隆、莠去津及氯氟吡氧乙酸残留. 徐军,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2012

[6]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0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量. 邱世婷,王艳,韩梅,李莹,向冰,郑维,侯雪. 2019

[7]葡萄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湘色谱残留分析方法.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 2010

[8]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马惠. 2010

[9]葡萄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 2010

[10]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在烤烟漂浮育苗阶段的防治效果. 汪汉成,李文红,夏海乾,王茂胜,孟琳,石俊雄,商胜华,王晶君. 2012

[11]江苏丘陵地区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QoIs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肖婷,许媛,陈宏州,狄华涛,吉沐祥,杨敬辉. 2017

[12]定西市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3种农药的残留分析. 杨阳,解钧,吴迟,刘新刚,吴小虎,董丰收,徐军,郑永权. 2020

[1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评价. 郭建国,王春明,吕和平,杜蕙,刘长远. 2013

[14]北方三省(自治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QoI类杀菌剂敏感性动态监测. 路粉,吴杰,李洋,孟润杰,毕秋艳,杨坡,韩秀英,王文桥,赵建江. 2023

[15]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中的残留降解行为及安全使用技术. 洪文英,吴燕君,章虎,钱鸣蓉,陈瑞. 2012

[16]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及其对黄酮含量的影响. 雷圆,张昌朋,孙凤婷,叶会,陆兰菲,赵学平,曾小群. 2023

[1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中嘧菌酯残留. 陈勇达,钱训,郑振山,张少军. 2019

[18]QuEChERS法与UPLC-MS/MS法测定水稻糙米中的吡唑醚菌酯残留. 沈菁,王小飞,陈舒,陈思,彭西甜. 2015

[19]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 乐渊,刘春华,尹桂豪,王明月. 2020

[2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花粉花蜜中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 王思威,刘艳萍,孙海滨.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